|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11月以来,发电机组只开了三分之一。”12月10日,广东粤电集团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
记者近期从电力系统获悉,不仅粤电一家,上电、国电、浙电、大唐、华能等各大电厂也扩大了机组检修台数,电煤库存可用天数比10月份大幅增加。
本报独家获得的内部数据显示:继10月我国电力工业出现4.65%的负增长后,11月发电量较去年同期降幅超过7%。这不仅创下了1989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而且也是首次连续两个月下降。
“发电量与GDP基本同步增减,发电量下降幅度加大说明整个经济下滑的幅度也在加大。”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12月11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
连降两个月
记者了解到,11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了7.49%,“发电主力军”火电下降了16.42%。此前,业内曾预测11月份统调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7%,统调火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14%。前后两组数据比对,也基本吻合。
就在今年的7、8、9月份,我国部分省市还出现过“电荒”。而到了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出现大幅下滑。沿海几个经济发达省份提供的数据显示:江苏10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是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相邻的浙江省也陡降为负;福建工业用电增速大幅下滑,仅完成电量57.38亿千瓦时,增幅同比下降近21个百分点。
11月份的数据更为严峻,全国电力消费量大幅下滑,部分省市用电增幅同比下降超过30%,部分地区用电量甚至回到了2005年的水平。
以11月18日数据为例,粤电的电煤库存可用天数达到32天,较上个月同期增长了一倍。其他电厂的库存都有大幅增加。上电可用天数为48天,比上月同期增加23天;国电可用天数32天,比上月同期增加13天;浙电、大唐、华能的可用天数分别为17天、22天和26天,远远超过达标的15天。
与此同时,“北煤南运”大通道上的秦皇岛港也在经历着空泊和压港的双重窘况。
据介绍,秦皇岛港的煤炭主要供给华东和华南的电厂,上述粤电、上电等电厂库存翻倍增加,“南方来的船少了”,秦皇岛港的空泊现象随之加剧。
受其影响,秦皇岛港煤码头的生产任务进度继续下滑。“11月任务仍旧没完成,少赚了1000多块。”码头的一名业务人员告诉记者。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秦皇岛港煤炭总库存升至941.5万吨,已接近饱和。
也是在这个月,秦皇岛港煤炭曾经出现1天下跌100元/吨的罕见现象,5500大卡的煤价跌回了2006年的水平。但对这一切,南方电厂反应冷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