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雅勤
一则关于中集集团(000039)已经停产两个月的消息一经曝光,就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中集集团亦被深交所临时停牌。随即,中集集团便发布公告称停产乃行业淡季所致。
此前有报道指出,一般来说,十月才是淡季,但是中集集团已经停产两个月了,并且主要业务部门的员工大多都放假在家,今年冬天来得似乎格外的早。
12月5日,中集集团证券代表王心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诚,今年比之往年淡季来得早,主要是因为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
还不知道明年2月能否按时开工
据了解,中集集团成立于1980年底,由中国招商局集团与丹麦宝隆洋行合资兴建,是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1996年赢得了全球干箱市场20%以上的份额,颠覆了韩国企业的统治地位。
2003年,其钢质冷藏箱取代了铝质箱成为全球冷藏箱的新标准,颠覆了日本在此行业的领导地位。可以说中集集团在此行业也算一位名副其实的巨人。
但是,随着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的连续暴跌,也逐步呈现出了集装箱业的惨淡局势。BDI指数作为目前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完全可以说是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的晴雨表。
今年11月11日,BDI收于818点,终于跌破1000点的整数关口,逼近BDI指数创立以来的低位;12月4日,BDI收报666点,连跌12天,跌幅0.89,再创新低;截至上周五跌至663点。
是不是今年的日子太不好过,这个寒冬太难熬,中集集团才无奈停产?停产究竟事出何方?本报记者致电中集集团,对公司证券代表王心九进行了访问。
王心九说到:“公司干货箱业务确实是已经停产,但是这个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是干货箱的淡季,需求量明显下降,所以每年公司都会有停产和工人放假的情况。”
但是为何今年的停产显得如此与众不同?而且十月才是淡季,按照其他媒体报道,公司已经停产两个月,有两万员工放假。
王心九表示:“今年不同于往年的就是这个淡季早到了一些,因为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今年的情况会更严重一些。但是停产对公司不会造成什么致命的伤害,干箱业务只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还有其他业务的支撑,所以公司并不担心什么。关于停产、停工的事情我们也会在周一进行公告,后续的事情也都会进行公告。”
不少投资者在来电中,均关心明年2月中集面对的会不会是迟迟不得开工?会否正常恢复生产。
对于这个问题,王心九回答:“至于明年能不能准时开工还不能预测,因为这个毕竟是处在一个大的环境里面,经济回暖这个问题连专家都很难预测。”但是王心九却一再强调,“这个事情并不会给公司带来致命的损失。”
不考虑转型仍以集装箱业务为主
集装箱行业与BDI指数息息相关,而BDI今年却不断跌出新低,当金融危机传导到实体经济后,集装箱行业所受到的冲击立刻就表现了出来,BDI不断下跌,集装箱采购需求也不断减少。
根据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2008年1-9月,本集团干货箱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6%,干货箱业务利润占净利润的32%。公司共实现利润总额19.43亿元,同比下降9.43%;共销售集装箱150.47万标箱,同比下降6.89%。
中集集团目前仍旧主要依赖集装箱业务盈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集装箱的发展似乎也过了朝气蓬勃的年代。“以不变应万变”在如今的商战里面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正确。
中集集团稳步走过了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行业先行者已经对整个市场形成了一个绝对的占有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新的挑战也就出现,毕竟集装箱制造领域已经接近饱和,很难再现以往那种高幅度的增长。寻找新的增长点势在必行。
中集集团主要业务集中于干货箱、冷藏箱、能源装备,2002年开始半挂车的生产。集装箱的生产目前状况陷入困境,半挂车的生产如今又是何种状态?
王心九毫不避讳,直言答道:“半挂车的生产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应该说是整个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因为不单是我们公司,也不止我们这个行业,准确的说是大家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实中集集团也没有停下延伸业务的脚步,半挂车的生产、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装备、海洋钻井平台等新业务不断在融入公司。中集集团不断地丰富着自身的业务领域,以求减少公司在收入与盈利等方面对集装箱业务的强性依赖。
而目前,中集集团重新定位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那么,种种行为是否就代表了公司需要转型,并且已经在为转型而付之努力?
中集集团证券代表王心九表示:“我们公司的干货箱和冷藏箱都是有绝对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大的市场。对于现代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只是公司在业务上进行了相关的升级,从一个标准化生产进入到一个更加复杂的业务领域,但并不是说这就标志着公司有转型的概念,公司的主营业务还会是集装箱业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