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油价接轨的不解与理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18:05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油市越来越像股市。面对舆论汹汹,决策更不敢操之过急,更须冷静观察,反复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

  文/永 增

  在影响今年经济发展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油价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一位”。年初由每桶100美元高位起步,一路攀升,一路看涨,一路踌躇满志,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到7月中旬时,已经爬上了每桶147.47美元的“史无前例”,让所有关心油价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胆战心惊。

  好在“高处不胜寒”,在那个不熟悉的价位上没坚持几天,油价开始回落。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风暴,并且由华尔街向全球输送、蔓延,逐步侵蚀到各国实体经济,导致一场全球性衰退一触即发,闻风丧胆的油价出现急剧下滑。兵溃如山倒,这一回头便不可收拾,90美元没守住,80美元没守住,70美元、60美元、50美元……短短四个月时间,曾经不可一世的油价飞速跌去了六成。

  油价下降,而且急跌,这对正跑步闯入汽车社会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尽管金融风暴导致中国股市空前大缩水,以散户为主的股民几乎百分之百被套牢,老百姓辛辛苦苦积攒的钱转瞬之间成了股市泡沫,灰心丧气之余,大家都还在找生活的亮点,油价下调自然就是一例。所以,社会上对成品油价格下调的预期,完全可以理解。预期迟迟变不了现实,心里着急,有气,发发牢骚,甚至骂娘,完全可以理解。骂娘又找不到对象,只好把承担成品油供应的两大石油公司当成出气筒,呼之以“垄断”、“寡头”、“利欲熏心”等等,尽管与事实不符,但也完全可以理解。

  其实,就在舆论沸沸扬扬,百姓忿忿不平的时候,没准儿哪天夜里零点,油价就悄悄下调了。要不现在司机加油都小心翼翼地,最多只加100元。社会上甚至有鼻子有眼地流传着相关部门制定的三套价格下调方案,分别是成品油零售价每吨下调500元、800元和1000元,相当于每升成品油下调0.43元、0.68元和0.85元。说是“谣言”也罢,“猜测”也罢,虽没见哪家出来认账,但也没见有人正式批驳。咱们也姑妄听之。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落再落,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却稳如泰山,局外人百思不得其解,业内人士却个个心知肚明。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千呼万唤难出来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我国的成品油价格长期实行政府定价,市场化机制改革迟至1998年才正式推出。2000年6月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仅取新加坡市场一家。2001年11月起,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的平均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至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但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攀升,考虑到社会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2004年,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做法暂时中止,改由政府控制成品油零售价格。

  政府定价的好处不言自喻,可控,稳定,踏实,将外部环境对国内发展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压至最低。弊端也是不言自喻,其中诟病最多的就是:严格的行政管制扭曲了燃油价格,使其失去了调节供需的功能,消费越多,补贴越多,导致严重误导,刺激了大型车、豪华车的消费。再就是政府调控油价的依据令人费解,何时涨价,何时降价,涨多涨少,涨与不涨,缺乏科学、合理、公开、透明。而消费者有太多的疑问,却无人回答,人们永远在“雾里看花”的状态下去猜测、推论。“接不上轨的油价与择不到机的燃油税”,每每成为舆论揶揄的对象。

  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市场接轨,这是社会公认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向。但考虑到国内的现实,与高油价接轨显然风险太大,这也是2004年改革夭折的重要原因。从那以后,我们一直在等,在等油价由高位降下来,在等接轨的风险尽量降低。所以当金融风暴拖累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时,人们纷纷疾呼,这是跌出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机会“窗口”。

  当然,决策者也自有其“难言之隐”。接轨二字,说说容易,须知如今的国际油价,早已不是供求关系的简单反映,美元贬值,热钱涌入,150美元的油价里包含了太多的金融炒作,掺杂了太多的投机泡沫,与这样的油价接轨,又有多少公平、合理可讲?与挤出了泡沫的合理油价接轨,大家心平气和,若油价在非供求因素刺激下再度恶性攀升,接轨是不是又要暂停呢?因为油价实在是太不靠谱,太难以捉摸,太变化多端了。简言之,油市越来越像股市。面对舆论汹汹,决策更不敢操之过急,更须冷静观察,反复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