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支线喷气式飞机首飞成功
新华网上海11月28日电(记者 高路)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支线喷气式飞机ARJ21-700 28日在上海首飞成功。中国研制的飞机在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行后,宣告正式“飞”入世界先进民用客机的行列。
ARJ21是中国按照国际惯例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先进支线飞机产品,它的出现将打破波音、空客、庞巴迪、安博威等外国飞机厂商在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垄断格局。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壮龙说,ARJ21飞机由中国自己完成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并解决了总体技术、气动布局、系统综合等大量关键技术,这是未来中国研制大飞机的预演和奠基,也为中国确定民机发展模式起到探路的作用。
28日12时23分,首飞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庆伟下令后开始,3名试飞员操作飞机滑行、加速、升空,一系列试验在约1个小时后完成,飞机从900米高空顺利返航,平稳滑停在跑道上。全场一片沸腾。试飞员赵鹏报告:“飞机状态正常,试飞员操控感觉良好。”
这架飞机是ARJ21系列产品中的第一架,于2007年底总装下线。飞机机身长约33米,翼展约27米,为90座级,最大航程约为3700公里,最高可飞至11900米。
此次首飞成功后,ARJ21飞机产品随即进入试飞试验、适航取证等投向市场前的最后冲刺。中航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户海印表示,预计在2010年,也就是距现在不到18个月的时间,ARJ21有望完成试飞试验和适航取证,开始量产并投入市场。
户海印说,目前ARJ21家族已有6名成员,已全部用于开展试验,其中2架为地面试验机,4架为试飞机。下一步,这4架飞机将进行高频度的试飞试验,试飞的次数不设上限,而是“越多越好,随时试飞”,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设想到的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要保证在试飞阶段排除或解决。
ARJ21的成员正在不断增加,除了现有的6架机之外,一批新飞机的部件生产和总装也在同时进行。目前,ARJ21飞机的年产能已达20架。
ARJ21是中国首次按照与国际接轨的适航标准进行研制、得到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受理的飞机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销往欧美发达国家的飞机产品。目前国内外订单总量达208架,其中,美国最大飞机租赁公司通用电气商业服务公司(GECAS)订购了25架。
ARJ21飞机是针对支线航空市场需求较大的中国西部地区特点设计研制的,特别适应在海拔2000米的昆明机场等高原、高温地区起降。飞机的适应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指标在支线飞机中居于领先,其机翼采用当今最先进的超临界技术,巡航马赫数达0.78,飞行速度与干线大飞机相当。
长期以来,中国航空公司普遍采用140座级以上的波音737、757、空客320等大型客机作为中短程支线飞行的首选工具。这在大量点对点支线航线上造成了运力浪费,也成为航空公司成本偏高的一个原因。
金壮龙说,ARJ21飞机在经济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油耗更低、连续飞行时间更长,据测算可帮助航空公司降低8%至10%的票价。
ARJ21飞机常务副总设计师陈勇说,ARJ21飞机的设计很注重舒适性,其座位宽敞程度同波音737、空客A320的空间是相同的,某些局部指标还略胜一筹。同时,ARJ21在不少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上,都在有意识地向大飞机靠近,“这是一架支线飞机,但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希望为乘客、航空公司提供干线大飞机水平的服务”。
ARJ21公布的价格约为每架2700万美元,而一架同座级庞巴迪的定价超过3000万美元。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喷气型先进支线飞机制造商,主要为加拿大的庞巴迪和巴西的安博威,其在客机领域的份额仅次于大飞机制造商波音和空客。几乎与中国同时在研发这类支线飞机的,还有俄罗斯、日本等国企业。业界认为,未来全球支线喷气飞机的竞争,将在这五家企业中展开。
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公司对支线飞机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00架,其中70%为喷气型支线飞机。
中国研发支线飞机至今已用了8年时间。2000年2月,中国决定研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支线飞机。2002年4月,ARJ21项目正式立项。ARJ21飞机部件结构由西安、成都、沈阳和上海这四个国内实力最强的飞机制造基地协同生产,系统安装选择了全球19家一流供应商参与合作。
作为中国国家重大工程的ARJ21项目,将同时推进基本型、加长型、货运型和公务型等系列的研制。根据规划,上海飞机制造基地将最终形成年产50架飞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