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管能力弱 航空公司陷入航油套保漩涡
本来可以减少航油波动风险的套期保值,现在却成为航空公司无法摆脱的亏损梦魇。今年下半年,由于国际航油价格呈过山车态势向下俯冲,国内大型航空公司亏损累累。昨日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虽然航油套期保值本来就存在风险,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航空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能力还比较差。
中国航空公司受困
航油是航空公司仅次于劳动力成本的第二大成本项目,占公司运营成本的40%以上。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暴涨令许多航空公司倍感头疼。于是他们开始运用各种方式控制燃油成本。事实上,对油价进行套期保值是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对市场判断失误,目前不少国内航空公司集体遭遇“滑铁卢”。
继国泰、国航纷纷宣布在燃油套期保值上巨亏后,昨日有消息人士表示,截至本月14日,东航在燃油套保上浮亏已达47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油价在下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很多航空公司在油价高位时参与了航油套保,因此油价回落反而加剧了他们的账面亏损。
今年7月中旬,国际油价直冲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后就开始不断回落,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速了油价的下跌速度。截至上周末国际市场油价已跌破每桶50美元,这使得对燃油价格的套期保值反而变成整个航空业第三季度亏损的根源。
一位美国航空业分析师还预测,航油价格的大起大落,使航空公司蒙受损失,未来这笔钱很可能要由消费者买单。他还认为,由于航空公司巨亏,未来机票不会因为燃油成本回落而大幅减价,提升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专家分析:风险管理还存问题
“虽然套保航油存在风险,但不管怎样,巨亏还是反映出中国航空公司在风险管理上比较薄弱,没有对起码的油价中长期的波动做出正确的预测。”中信建投航空分析师李磊表示,“套保航油合约不应该在航油价格最高点时签订。”
一位航空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与20世纪80年代就采取套期保值的欧美航空公司不同,中国的航空公司在最近两三年内才接触航油套期保值,所以对于游戏规则并不完全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行航油套保很容易出现问题。”
专家分析,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作为企业规避价格风险、锁定成本和利润的重要金融工具,所以套期保值应以规避风险为目的,但中国有些企业将其作为盈利的投机行为。以国航为例,国航之所以在套保方面出现巨亏,问题并不在于套保本身,而是在于套保的目的出现了偏差。国航签订的套期保值合同由单纯对冲风险、保值转向希望借此盈利,带有较为浓厚的投机性质。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业务时出现亏损的根本原因。
对于套期保值行为,从事期货研究的市场分析师认为,虽然套保原理比较简单,但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基差变化的不稳定性,期货价格受到多方面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本身又具有较高的风险,瞬间就可能发生行情突变,因此企业要真正达到降低风险、保值的目的,首先应多分析研究,对国际商品市场的走势比较有把握后再出手。 商报记者 肖玮
名词解释:
航油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相对于现货商而言的,是指把航油期货市场当做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航油或对将来需要买进航油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