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丝芙兰:要在中国开2000家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21:22  财富时报

  按照在美国每走20分钟就能看到一家店铺的标准,丝芙兰需要在中国复制两个半自己

  -本报记者 陈培婵

  在欧洲、美国,每走20分钟就能看到一家丝芙兰(SEPHORA)的店铺,每7万人聚集的区域就有一家丝芙兰。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丝芙兰在中国开设的店铺数量应该在2000家甚至更多。

  尽管已经是欧美市场上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商,这个数字也已经大到让他们自己都感到惊讶——有着49年历史的丝芙兰目前在全世界也不过800多家。

  当然,丝芙兰中国还远没有树立那样宏伟的目标。不过,在金融危机的紧张形势下,他们并没有放慢在中国扩张的速度维持既定目标:到2010年达到100家。

  “各项财务指标都证明,丝芙兰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健康、非常良好的投资阶段。总部对这样的结果也非常满意。”中国区总经理亢雅军说。

  丝芙兰最早出现于法国中部小城里摩日,创立者多米尼克·曼多诺大胆地将化妆品销售从百货公司的柜台拉了出来,第一家真正意义的化妆品专卖店就此出现。1997年,丝芙兰加入全球第一奢侈品牌公司路威酩轩(LVMH)。

  一个财力雄厚的集团意味着新开店面可以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早在2005年,就有数据显示,5年内丝芙兰将投资4亿元用于中国市场的拓展。

  显然,在开店的时候,丝芙兰并没有过多地本土化。设备、品牌,从硬件和软件上都是进口,成本很高。不过,消费者感受到的的确是国际一线化妆品店面的气息。

  “在财务的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方面,集团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每开一家店都由总部专门团队进行地域选择、消费趋势、投入产出比等方面的审核。”亢雅军认为,这样的流程高效开展的话,不但不会制约当地的发展,反而为其成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重蹈日本市场的覆辙。LVMH放权给丝芙兰中国,让他们更好地贴近消费者。原本中国消费者最注重的是护肤产品,彩妆次之,作为奢侈品的香水往往也不在购买之列。而男士们对化妆品更是敬而远之。

  然而,丝芙兰为香水和男士化妆品开辟了专门的空间。今年丝芙兰还打出了“酷爸爸”的概念,并重点推出了阿玛尼、兰蔻等男士品牌。时间证明一切。进驻中国4年后,丝芙兰在这两类产品的销售额上已经突破了中国市场上同类平均水平。

  说到对手,丝芙兰主营高档化妆品和香水,而通常来看,中国消费者较为熟悉的莎莎侧重中端产品、中端消费者,而屈臣氏则更为大众化。或许这个世界化妆品零售的领导者在中国遭遇的最大对手是百货专柜。在2007年超过600亿元的化妆品销售额中,百货专柜销售占70%,而这一数据在欧美是50%。

  实体店面的强势攻击是必要的。丝芙兰曾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超过4000万的高端消费人群中有100万在上海,而且沿海城市是最适合奢侈品消费的地方。这样“丝芙兰接下来将在北京、上海开更多的店面,并较快地进入大连和成都”。

  相比之下,曾被看作丝芙兰中国扩张计划重要策略的网上销售显得沉寂了很多。据丝芙兰电子商务经理卢文昊介绍,网上会员累计12000名,在2009年,网上销售目标是2000万元。

  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2007-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将达到1263亿元,同时“2008年网络购物用户购买的商品种类”数据显示,用户在网上购买化妆品占到39.3%,这意味着网络化妆品销售总额约有496亿元。

  丝芙兰中国网络销售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这与2006年丝芙兰网站建立之初的梦想吻合——成为中国唯一拥有各大化妆品品牌正式授权的、最大最全的化妆品零售网站。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