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面对危机 自主车企如何蜕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 00:04  中国经济时报

  华尔街金融海啸来袭,实体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全球汽车制造业遭遇严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同样概莫能外,面对危机,自主车企应该如何实现蜕变?

  压力骤增

  一触即发的金融危机令实体经济措手不及,中国的自主汽车企业面临内、外双重挑战。

  当前,美、欧、日车企已是泥潭深陷、步履维艰。在北美市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面临破产危险;在欧洲,今年德国和英国的汽车上牌量同比增速的降幅超过了10%;日本市场亦不断萎缩。

  跨国公司在本土利益难以实现,而反观中国市场,虽然也遭遇了金融危机冲击,但汽车产业的成长性依然存在,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动机的地位固若金汤,因此,中国等新兴市场就成为他们掘金的重点地带,这也给自主车企带来挑战。

  合资企业以跨国母公司为依托,拥有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等优势资源,产品来源丰富,细分用户群明确,产品投放速度很快。与自主车企相比,他们实现本土化、提升销量,唯一难以跨越的关隘就是价格,尤其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细分用户群是A级车消费者,他们对于汽车价格往往更敏感。而自主汽车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价格,因此,长期以来,自主车企的价格优势明显。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对其中国业务进一步加大关注力度,纷纷扩大产能,降低售价,开发相应车型,自主车企的价格优势遭遇挑战,市场份额被合资企业蚕食鲸吞。

  同时,在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方式、营销策略等方面,自主车企也难以望其项背。

  在研发规划、新车投放方面,有些自主车企缺乏科学、深入、必要的调研和论据支撑就盲目决策,引发后患。特别是有些小规模民企,甚至会出现企业负责人脑袋一拍,就决定了上哪款车型的危险举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己定位不准,底气不足,怎么与合资品牌竞争?

  另外,有些自主车企在进行技术升级时,单纯依靠外力,砸一笔钱,换来图纸,“自主知识产权”是有了,但技术和人才的可持续性怎么保证?

  今年金融海啸忽至,国际市场低迷,新增订单减少,退单时有增加,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自主车企可谓腹背受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今年汽车共出口55.75万辆,同比增长34.7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29.30个百分点;出口金额76.01亿美元,同比增长58.3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58.45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分析认为,上述出口数字还并不是今年的谷底,受金融危机和本币升值的持续影响,国内出口退税政策目前也未见对汽车业的利好,因此后几个月的情况还可能继续恶化。

  转型之机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遭遇严冬,但危局中也蕴含新机。

  徐长明建议说,当前美、日、欧车企困局待解,产能、人才明显过剩,国内自主车企应抓住机遇,谋求收购国外公司的技术,招揽人才,重新整合资源,壮大自身实力。他同时提醒说,收购经营困难的海外车企不能一蹴而就,也绝不是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国际运作是个复杂的过程,接手后如何实施后续管理也需要全面考量。

  同时,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中国对中东、非洲、拉美等汽车出口目的地的业务量缩减,但是,中等发达国家或将因此形成对中国汽车是利好的市场空间,质量尚可、价格低廉的中国汽车将有机会打入这些新市场。

  徐长明同时认为,自主汽车品牌发展多年,在质量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产品营销、品牌建设上则与合资品牌差距很大,自主车企应抓住这一深入调整期苦练内功,提升竞争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地扩大产能,要从数量成长转型为产品规划、技术研发、决策能力等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品牌建设方面,自主车企要考虑如何做“第二个品牌”,实现跃向高端的品牌蜕变。“这一步很难,但必须要走。”徐长明说。

  继2007年的“上南合作”之后,长安与中兴已于日前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江淮、奇瑞要实现整合的消息也甚嚣尘上。面临发展的节点,加之可能会有的国家投资计划助力,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资源整合、优胜劣汰的洗牌期将加速到来。

  “从中长期看,自主品牌很有希望,应该对自主品牌抱有信心。”徐长明说。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