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亚彬
弱市并非坏事。强者往往选择在此时扩大市场份额。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宏观环境下,我们试图寻找一些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样本企业,追踪、挖掘其经营思路,以供借鉴。——编者
金融海啸引发的滔天巨浪,令全球造船业率先感受到寒意。据知名船舶分级协会英国劳氏验船协会统计,10月份全球造船订单暴跌90%。
随着订单与融资的日益紧张,持续繁荣多年的造船业,似乎在金融海啸中迎来衰退的拐点。
但弱市从来就是强者扩张的舞台。全球第二大轮船制造商韩国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的举动颇具观察意义
在华投资或放缓
记者11月4日从沙钢获悉,三星重工当日与沙钢集团签订2009年宽厚板长期购销合同,沙钢将供给15万~20万吨优质船板钢。这部分船板钢主要供应三星重工在中国的工厂。
在国内钢价持续暴跌的情况下,三星重工正在以较低的价格锁定明年的原材料成本价。
但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目前三星重工在中国采购的船板数量还远远不能代表其在中国的产能的真正胃口。”
他指出,按照三星重工的规划,2009年其在中国的两家配套工厂年总产量将达到70万吨,但目前其在中国的船板采购数量还不足以保证其完成这一计划。
据了解,三星重工2006年底启动总投资为7800万美元的宁波三期工程建设,预计年产总量将达到23万吨。2006年3月7日,三星重工还在山东荣成兴建船厂,计划2008年竣工投产,年产量为50万吨。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上述总计年产量70万吨的两个项目仍未完建投产。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除沙钢外,目前三星还没有与其它中国钢厂签订采购合同,“这样的采购量只与三星重工2005年在中国的产能相匹配,这可能表明其在中国的扩张、投资正在放缓。”
在始于2003年、长达4年多的造船业景气周期下,三星重工曾选择持续扩大生产能力,大量追加对华造船业投资。
国泰君安的船舶制造业行业分析师许运凯认为,三星重工投资中国建厂,考虑节省的不仅仅是当地船板的采购成本和运费,更主要的是,由于造船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使得韩国造船成本比中国高很多。
因为,韩国虽然是造船大国,但同时韩国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也要高出10倍左右。
事实上,早在1996年,三星重工即在宁波设立独资企业——三星重工(宁波)公司。
这是迄今韩国三星重工在海外最大的船体分段制造基地,主要生产来料加工船体分段、舱口盖等部件。
2005年其再次增加700亿韩,使年产量提高了1倍多,达到12万吨。
但时至今日,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船市正进入低迷周期,三星在中国的投资项目是否缓建?
对此,三星重工有关负责人并未予以直接回答。但他表示,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益仍是该企业的长期目标。
订单下滑的“秘密”
单一中国市场的情况并不能说明三星重工扩张正在放缓。
事实上,在热闹喧嚣的造船行业中,韩国三星重工从来不是激进者,而是不紧不慢按着自己的步伐走。
长达4年多的造船业景气周期,让众多资本蜂拥进造船业,造船能力的盲目扩张,已使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隐患。
与别人大张旗鼓增资扩产形成鲜明对比,韩国三星重工就像一个暮气沉沉的庞然大物。
业内认为,其专注于高附加值船的制造,这种船的从接单到交付往往要花费了长达一年甚至15个月的时间。这导致其在船市高速增长期的接单数量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化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下降。
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英国克拉克森公司报告称,三星重工在今年上半年共承揽共35艘船的订单,承揽数量减少约40%。
在主张“大干快进”的造船行业,三星重工的做法有些“特例独行”,甚至在某些心急的人看来有些慢半拍。
对此,三星重工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公司)目标主要在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所以不会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新船订单的绝对数量上。”
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船单,而是创造更高的效益,产生更多的利润。
尽管造船订单量有所减少,但三星重工仍通过承揽高附加值轮船大大提升制造单价,取得了良好业绩。
英国克拉克森公司报告称,从三星重工订单轮船的单价来看,今年上升了近乎1倍。
今年7月,三星重工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卡塔尔的合资公司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液体天然气油轮,而在该领域三星还鲜有竞争对手。
轮船调查评估公司Lloyd‘s Register Asia的部门经理Luis Benito曾称道:“这种巨轮专为长途运输所设计,它将很可能垄断卡塔尔(世界上最大的液体天然气生产国)至英国及美国的液体天然气运输市场,“进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据悉,韩国三星重工长于深海钻油井船及生产配套设备,跟产油业有关的商业活动占其收入的7成,而其中制造液体天然气油轮所获得的收益更是将占到公司总收益的30%以上。
三星重工发布的第三季度收入报告而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报告显示,由于三星重工造出一批具有更高价值、能实现更多利润的船只,该企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1742亿韩元(合1.37亿美元),销售收入增长至创纪录的2.6万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