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供应商现金结算期延长,本月中下旬启用商业汇票结算
本报记者 曹开虎 北京报道
11月7日,立冬。虽然隆冬尚远,但作为钢铁行业的龙头,宝钢集团(下称宝钢)却不得不为应对寒冬做准备。
在鞍钢股份爆出由于资金链紧张被迫与供应商使用承兑汇票结算后,《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宝钢的资金链也开始吃紧,并将启动商业汇票,应对上游供应商。
鞍钢与宝钢,这两家在钢铁行业里一向被认为结算最快、信誉最好的公司,在钢铁行业低迷的时期,全部采用商业汇票这种推迟数月时间向供应商结算的方式,预示着钢铁行业的隆冬已经袭来。
延迟付款启动商业汇票
在国内所有的钢铁公司中,宝钢被公认为现金流最为充沛的企业。只是,在钢铁业的低迷期,拥有现金流最为充沛的头衔也无法在寒冬来临时一枝独秀。
为了顺利度过低迷期,宝钢迫不得已向供应商延迟付款。
11月5日,宝钢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为了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应对行业不景气,公司已经决定将与供应商的现金结算时间延长至30天,而后在11月中下旬,将启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据这位人士介绍,此前宝钢与原燃料供应商的结算方式为现金结算,期限为7天。这意味着,宝钢在购买供应商的货后,在7天之内,供应商即可以拿到现金。
“延长到30天只是暂时的办法。”该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即将启用的商业汇票分为两种: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
简单地理解,商业汇票就是延迟付款的一种方式。据中国钢铁资源服务网负责人杨冰介绍,商业汇票一般的期限为3个月或者6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宝钢如果使用商业汇票,起码说明其资金并不充裕,它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度过行业不景气期。”中原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胡皓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在本报披露宝钢向供应商延迟现金结算时间和将使用商业汇票之前,宝钢的现金流紧张问题已经有所昭示。
之前,国信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郑东在一篇针对宝钢股份(600019)今年三季度财报分析报告中说,“宝钢的现金流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他的依据是,宝钢股份第三季度的现金流净额为33.8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8.2亿元,降幅为82.37%。其中财务公司收到的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净增加额较去年同期减少35.0亿元。
推迟向供应商付款只是应对低迷期的其中一个手段,宝钢对内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消息称,宝钢将对全员采取降薪措施,幅度平均高达10%,但宝钢方面未予承认。
与此同时,在国内外钢铁公司都普遍公布减产消息后,尽管宝钢一直不承认减产的传闻,但是《华夏时报》记者从可靠的渠道了解到,宝钢已经减产了100万-150万吨的规模。
明年五六月钢企最吃紧
宝钢的龙头效应非常明显。马钢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马钢也取消了现金结算方式,并改用商业汇票形式结算。
事实上,除了宝钢、鞍钢、马钢等少数几家钢铁企业一直采用现金结算方式外,此前国内其它钢铁企业普遍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的形式。
杨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行业景气时,在国内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中,90%左右都采用商业汇票方式,只有10%采用现金结算。
在行业景气之时,商业汇票的期限多为3个月。杨冰表示:“现在,原本采用3个月期限商业汇票的,大多都改成了6个月;随着亏损程度加深,原先一直用现金结算方式的钢铁公司,也弃之改而采用商业汇票方式。”
“使用商业汇票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金紧张局面。”马钢的上述人士说。
胡皓认为,宝钢的现金流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还没有紧张到无法应对当前局势的程度。
那么,宝钢缘何放弃现金结算采用商业汇票?在胡皓看来,钢铁行业不景气到底要持续多长时间,没有人能够说出准确时间。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宝钢不得不积累充裕的现金,以应对未定的低迷期。采用商业汇票结算,不仅节省了现金流,还将为钢企补充适当的原料和燃料。
据本报记者了解,现在大中型钢企库存的矿石多是之前高价采购的长协矿,用这些高价矿进行生产,并按照当前的钢价销售,普遍亏损。
短时间内,钢企显然难以消化掉历史库存,然而钢企又必须维持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钢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汇票方式既维持了这种关系,还能以较低的价格购进了矿石、焦炭和铁合金。
杨冰认为,“这说明钢铁企业对于明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市场预期普遍都不看好”。他的理由是,由于商业汇票的期限多是6个月,现在大中型钢铁企业几乎全部采用商业汇票形式,相当于到2009年5-6月份才会给供应商结算现在的款项。
只是,这对于钢铁的上游行业是个噩耗。
钢企实行商业汇票以后,意味着原本资金紧张的贸易商日子更加难过。由于实行长达6个月的商业汇票时间集中,意味着明年5-6月份将是钢企向供应商兑现现金的集中时间。
对于钢企而言,使用汇票以后,将导致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大量的现金集中结算。杨冰认为,如果明年钢铁市场不能出现一个根本性的好转,那么明年5-6月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根本性的好转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时间点,在记者采访的众多专家和钢铁钢企人士看来,至少明年下半年之前,钢铁行业很难出现根本性好转。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