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重庆天府可乐创始人之一的李培全、北京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等天府可乐原创班底人员,召开新闻通气会,宣称将向百事讨回天府可乐品牌。
对此通气会,百事(中国)公共事务部负责人称,百事不会对谣言和猜测发表任何言论,对李培全等人的言行也无任何回应。
“天府品牌从没卖给过百事”
新闻通气会上,作为天府可乐创始人的李培全介绍了当时双方合资的内幕,强调:天府可乐品牌从没卖给过百事公司,因此,他们完全有可能通过法律程序,力争天府可乐品牌回归。据称,他们向百事的索赔计划为5000万至1亿元。
天府可乐1994年与百事可乐联姻,为何事隔十几年才想起讨要品牌?李培全解释的是,近期受到光明与达能、可口可乐与汇源两个事件的影响,将他“本已死去的心”又唤醒。
李培全反复强调,自从天府与百事合资那天起自己就已心死,之所以说天府品牌从没卖给百事公司,那是因为无论是当年合资公司成立,还是2006年天府把合资公司股权转让给百事,合同上都没提过“天府”品牌的转让事宜和价格。所以说,百事得到的“重庆天府”,只是购买了资产和品牌使用权,并没拥有天府品牌的所有权。
质疑百事存在5个法律漏洞
作为这次天府可乐品牌索回顾问团成员,北京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透露,两周前,他们向百事公司发出第一封公函,但百事方面没作具体回应,只通过少数渠道表示,百事将跟合作者保持很好的协调关系,声称并没有把天府可乐这一品牌弄丢。“最近,我们已向百事方面发去了第一封律师函,如果对方仍然不理会,最终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李肃称,根据其法律团队的合议,百事在法律上至少存在5个漏洞:一是合资公司成立之初,百事就违背双方约定,开始生产由百事配方构成的“假”天府可乐误导中国消费者;二是合作之初明文规定,双方产品产销量各占50%,但百事从一开始就违背了这一原则;三是合资公司成立后,百事频繁更换总经理,有“大规模”转移天府公司利润的嫌疑,并最终造成重庆天府严重亏损;四是与娃哈哈跟达能合作等国内同类事件相比,当年天府以300多万卖给百事,有作价严重低估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五是当初百事与天府可乐签订合资协议时,还有许多附加条约,但目前来看百事在多方面都有违约现象。李肃表示,此事如果闹上法庭,他们将据此向百事发难。
讨要方准备了两套方案
按李培全的话说,这次将不惜一切代价要回“天府”品牌。对于后事发展,李肃表示他们已作了两手准备。如果通过法律手段要回了品牌,他们将利用索赔所得,自己运作并重建天府可乐品牌;假如努力失败,他们已准备联合国内其它饮料企业,做大民族品牌,抵制百事、可口等洋品牌。
天府可乐诞生于1988年。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后逐渐淡出江湖。记者 万里
天府可乐曾进入美国世贸大厦
天府可乐,这个出自于重庆的饮料产品,还一度成为全球品牌。
据重庆天府可乐创始人李培全回忆,天府可乐曾经在全国有108个分厂,还率先走出国门,并在俄罗斯开设分厂,在美国世贸大厦72层还设有分部,考虑到当地文化因素,分部门前所挂铜牌名称变通为:天富可乐饮料公司。
李培全说,当年的天府可乐在美国许多超市都有销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百事公司高层来重庆洽谈合作时,还拿出一罐5年前在美国买的天府可乐说,你们的产品质量很好,放了5年也没变色。
遗憾的是,当年的国际知名品牌如今已近乎消失。原天府可乐的管理者、留任合资企业的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天府可乐的产量占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还不到5%。 记者 万里
主城超市难觅天府可乐
本报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家国产可乐饮料“天府可乐”风靡全国,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天府可乐如今何在呢?记者昨日走访了渝中、沙坪坝、南坪等主城区的一些大超市,难觅踪影。
天府可乐面市后,曾一度作为国宴饮品,巅峰时期在全国有108家分装厂。然而,时过境迁,昨日,观音桥农贸市场一杂货店老板何先生,听说记者打听天府可乐甚为诧异,称自己早就没卖了,已有六七年没进过货,听说厂都垮了。
消费者杨先生称,今年夏天,曾在大礼堂附近的好又多超市见过有卖的,才2.5元一瓶。记者随后来到杨先生说的好又多超市,寻遍所有饮料橱柜,未见踪影。销售人员告之,超市偶尔促销时,经销商会送来一些。不过这机会难得有几回。据他说,早已淡出百姓视线的天府可乐,目前仅在我市部分区县的小卖部和超市有销售,而超市很少进货。进一步询问个中原因,对方直摇头:兴许是天府可乐难与可口可乐和百事竞争吧。记者 刘海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