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勐海茶厂68年庆:以“茶”之名的相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13:34  新浪财经

  “68年不长,正好研品一杯佳茗;68年不短,几代茶人岁月流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铺陈中,11月1日开始,国内著名茶企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勐海茶厂在位于西双版纳的勐海举办了建厂68周年庆典活动。

  在最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最近公布的“茶行业百强”名单中,大益位居第三,而在生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居首位。而无论是谈到云南普洱茶,还是近代中国茶业的发展史,大益生产体系的核心——勐海茶厂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1940年,受当时政府委派,几十名来自全国的青年茶叶技术人员花费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从昆明来到了彼时的瘴疠之地勐海(时称佛海),为首者是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与“近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合著《中国茶叶问题》一书的范和钧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他们后来也分别成为茶厂的第一任厂长与总工程师。为顺利到达这一大叶种茶的优质产地,队伍甚至配备了部队专门护送。而就在战胜了土匪与疟疾之后,他们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在边陲建立起这个专业化的机械制茶厂,并将产品成功地销售到南亚和东南亚,而销售换来的物资则用于支援当时的抗战。

  在后来68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在红茶、绿茶的开发制造方面同样创造了领先,但勐海茶厂真正确立自己在中国茶行业难以替代的位置,则是通过将云南普洱茶推向高峰。其间有这样一些重要标志:勐海茶厂早期代表性“圆茶”产品成为后来云南省正式启用“云南七子饼茶”名称的重要基础;七十年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在勐海茶厂试验成功,耸立起普洱茶发展史上一座丰碑,同时开拓了普洱茶熟茶这一巨大市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该厂生产的产品占据了是当前普洱茶存世老茶市场的绝大部分;以7542饼茶、7572饼茶为代表的一批经典产品长期被市场及业界视为“评价普洱生茶与熟茶的标准产品”;2008年,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在该厂设立;同年,“大益茶制作技艺”作为普洱茶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以“见证辉煌、感受大益”为主题的庆典活动,核心内容是通过各种方式全方位地展示勐海茶厂68年沐风栉雨、春华秋实的历史足迹和巨大成就。作为云南乃至中国茶叶的龙头企业,庆典吸引了各方关注,出席活动的除各级政府领导、茶行业协会领导、茶界专家学者之外,还包括众多勐海茶厂老领导、老职工,甚至首任厂长范和钧的家人也远赴而来,而眼前这一现代化集团企业的发展巨变成为人们感慨与谈论最多的话题。作为业内的“普洱圣地”,本次68年厂庆活动同样成为众多海内外茶人与大益茶友的“回乡寻根之旅”,而首届民间斗茶大赛——“勐海论茶”的总决赛在庆典期间举行,为茶友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这项饶有趣味的赛事模仿古代斗茶风俗,考校参赛者的品饮功力,68名总决赛入围选手同场竞技,一丝不苟地开汤、闻香、品饮、看底的情景成为现场一道精彩的风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大益集团发起的“关于成立‘中华爱茶日’的倡议”在庆典现场启动,由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宣读倡议书,而该倡议的立意,则旨在“以健康、文明、有益为前导,不断提升大众生活品质”,“倡导茶的精神,构建守礼明德、和谐尊重的社会风尚”,同时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提升。倡议的提出立即引起积极的共鸣,包括嘉宾在内的现场支持签名短时间内已达数千个,参与共同为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播推广立言助威。出席庆典的某位茶界专家表示:通过参与这次勐海茶厂厂庆活动,让人感受到包括大益在内的中国负责任的茶企业,对于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对于产业未来积极的思考与实践。

  而勐海茶厂厂长张仕新说,“这次厂庆首先是一个无数关注、支持大益的朋友们团聚、交流的时刻;同时,作为行业一份子,大益也衷心希望成立‘中华爱茶日’的倡议能成为凝聚茶界及有关社会力量的集结号,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延续其理念与行动,为推动‘茶为国饮’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