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钢减产三步走 12月份或关停部分高炉
本报记者 王进
由国内钢铁需求大幅萎缩和钢价下滑引发的钢企减产势头,正在加速蔓延。昨天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国内龙头企业宝钢已借高炉维修之机将产量下调,并将在12月份正式加入限产大军。
目前,不仅是包括首钢、武钢等在内的华北、华中钢铁巨头已经开始减产,一些规模略小的上市公司甚至全线停产。平安证券分析师聂秀欣表示,全球范围内的钢厂减产已经开始,但因需求疲软这一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行业景气回暖依旧无从谈起。本轮调整至少会持续到明年年中。
国元证券(7.940,0.04,0.51%)分析师苏立峰认为,9月份全国大中型钢企23户亏损,亏损面达32.4%;1-9月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11.5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8.06倍,四季度全行业亏损将成定局。
COREX炉或将停产
宝钢股份(6.600,-0.18,-2.65%)高层在上周的业绩发布会上已暗示了减产的可能性。公司副总经理崔健明确表示不排除减产的可能。公司董秘陈樱表示,“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坚持‘以销定产’。”市场分析人士对此表示,既然宝钢的产品销量已呈现下降之势,那么根据“以销定产”,产量也应该下调,宝钢减产只是时间问题。
知情人士昨天对记者表示,宝钢减产的步骤大致有:首先不再对企业提出明确的生产指标;其次推迟正在大修的“1号高炉”的复产日期;最后,在下月可能将罗泾项目的COREX炉和中厚板项目停产。
宝钢股份人士昨天对记者回应称,目前公司还没有宣布明确的减产计划,不过由于公司高炉在大修,实际上已经将产量降了下来。由于目前市场需求疲弱,公司不认为保持高产能是明智之举。
据悉,有4000名施工人员参与的宝钢一高炉于今年9月开始大修,目前已经接近尾声,该高炉年产量约500万吨。去年年底建成的COREX炉则最高可达150万吨铁的年产能,今年8月刚刚突破月产10万吨铁水。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平均小时熔炼率低、综合作业率低的三个弱点,吨钢成本约比普通钢材高出1000元/吨。因此,将这一生产成本高的高炉先行停产无疑是当前钢价大幅下滑市况下的较佳选择。不过,记者获悉,同样年产150吨铁的宝钢2号COREX炉的建设目前还在进行,未受市场影响。
四季度“入冬”
相比前两季度国内钢价的大幅上涨和钢企丰厚的盈利,三季度成为钢铁行业的转折点。虽然宝钢和武钢的三季报均保持了20多亿元的盈利,但多家大型钢企如不锈钢龙头太钢不锈(3.370,-0.01,-0.30%)、钒铁龙头企业承德钒钛、攀钢钢钒(2.780,0.00,0.00%)等均披露3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太钢不锈净利润同比下降51%,承德钒钛下滑69%,攀钢钢钒下滑0.78%,韶钢松山(2.620,-0.02,-0.76%)下滑76%。
中原证券分析师胡皓估计,三季度钢铁企业净利润同比略降5%,环比则下降60%左右。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三季度整个中国钢铁行业比上半年的盈利水平下降了近四成,部分企业已经亏损。而四季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钢铁行业的亏损面还将扩大。
宝钢人士表示,“面对钢铁行业下游用户严重萎缩、钢价下滑、市场反应过度等不利形势,加之成本高位运行等经营形势预计短期内难以改变,以及对全球经济环境不乐观的预期”,预计公司四季度不锈钢原料以及产品价格将继续下滑,碳钢产品价格也呈现急速下滑趋势。
由于不锈钢业务已经在三季度亏损,碳钢产品是唯一支撑宝钢盈利的品种,因此这一表态等于变相承认了公司四季度即将亏损。
胡皓告诉记者,万科等房地产龙头企业纷纷缩小开工面积,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需求也毫不明朗,因此供过于求将是威胁钢企盈利的主要因素,并将直接导致钢企毛利率年内的继续下滑。
在“需求寒冬”下,钢铁企业纷纷加大了营销力度,以达到市场份额“不求增长、但求不降”的目标。宝钢销售中心人士就表示,由于近期钢价下滑导致合同保有量不足,连续生产难度提高,销售中心已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动员会,提出“保市场份额、创造效益最大化”以及“不丢市场、不丢用户”两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