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莞合俊玩具厂倒闭前,李嘉诚旗下和记港陆(0715.HK)即在2007年底开始陆续转让其所持玩具实业资产。2007年12月,和记港陆以1500万港元转让其所持中山国际玩具81%的股权;2008年9月,和记港陆以3645万港元转让其所持东莞冠越81%的股权。两笔交易,和记港陆共亏损近600万港元。
转让东莞冠越玩具
9月30日,和记港陆公告称,将出售所持东莞冠越玩具有限公司81%的股权,作价3645万港元。此笔买卖和记港陆估计亏损近80万港元。
东莞冠越是和记港陆1995年12月投资兴办的大型玩具企业,其时和记港陆投入近1.2亿港元,总投资近1.5亿港元。
据港交所公开资料,和记港陆的实际控制人为李嘉诚。此次转让后,李嘉诚所持东莞冠越股份由100%降至19%,东莞冠越不再为和记港陆附属子公司。此次交易的买方是一家在意大利注册的公司。
“贱卖”中山国际玩具
追溯和记港陆此前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早在去年年底,和记港陆即以出售东莞冠越类似的方式脱手所控制的另一家玩具公司。
2007年12月21日,和记港陆公告称,以1500万元向Max Peace Industrial Limited出售其所持Grindleford81%的股权,和记港陆占Grindleford的股权下降至19%。此笔交易和记港陆亏损近500万港元。Grindleford主要资产为中山国际玩具公司。
玩具代工日薄西山
两笔交易,和记港陆为何均以亏本价成交?记者就此事联系和记港陆公关经理吴嘉雯,后者未作正面回复。
记者了解到,和记港陆的玩具业务主要以贴牌为主,所出售的东莞冠越和中山国际玩具均为玩具加工制造企业,其本身并没有自主品牌,利润主要来源于加工费用收入。
但是,近年来,这些以贴牌为主的玩具制造企业,不断受劳动成本和原材料上升的重压,处境艰难。
也许,李嘉诚“贱卖”东莞冠越和中山国际玩具,实为和记港陆明智的过冬之举。两笔买卖可为和记港陆带来至少5600万港元的现金流。
据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