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合俊的前世今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 07:57  中国网

  网友透视

  从最大代工企业之凋零说开去

  合俊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代工企业之一,为什么会倒下?它的股票市值在15个月之内缩水达到95%,股价只有8分钱。

  代工企业没有品牌优势及技术优势可以依靠,唯一靠的是成本优势。由国际品牌商选择代工商的经验来看,代工商所在区域本身即经历了由美国本地向日本等二线国家转移,再向中国沿海转移的趋势,如今的趋势是向越南或者中国内地转移。所以由趋势来看,代工商的转换是必然的,转换的速度则取决于代工成本上升的速度。

  代工企业的风险在于:第一,其生存取决于其大客户的经营决策,代工企业的本质仅是一个车间而已,设计销售及发展战略均取决于品牌商,所以其命运掌握在品牌商手中,如果品牌商出错,则代工商也受牵连。第二,就算品牌商不出问题,品牌商本身一直存在着转换代工商的趋势,即代工商所要求的加工费高低将决定其代工商的寿命。第三,代工商的加工费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生产规模的大小;二是资源成本,如土地与厂房的建设成本;三是人工成本;四是政策补贴力度,如汇率和出口退税率及出口奖励。

  显然,中国的代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已经到了极致,所以其通过提高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小。但另一方面,资源成本如土地与厂房建设成本,水电气等能源成本,人工成本,政策补贴力度等方面,全部出现了提高成本的不利变动。上述因素导致中国代工企业的加工费上升,也导致其作为品牌商代工企业的身份正在走向消亡。

  整理 雷雨

  合俊的前世今生

  本报讯(记者/陈志强)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据记者手中的资料表明,合俊这家在东莞发家、并将其重心一直放在东莞的企业,在以往的岁月中,一直努力想转变单一的委托加工模式的企业,并为此做过了多种尝试。但这样在玩具界举足轻重的大型公司的工厂,为何还是没能躲过这次全球性金融海啸?

  13年前起步于东莞

  13年前,合俊集团主席胡锦斌还只是一个加拿大“海归”。1995年,一位美国朋友问他有没有兴趣接一张2500万件礼品的订单。这笔1700万港元的订单,成就了他在东莞的发家史。他在东莞找了一间厂房,用了3个月时间完成了这笔订单。而之前,他在玩具业摸爬滚打10多年,一直是为人打工。

  在合俊发展历史中的首个5年里,合俊的设计、制模、生产、装配及包装等一站式生产模式,开始形成规模。在第2个5年里,合俊开始构思有机整合垂直和水平生产系统。2004年,在OEM市场已站稳脚跟的合俊开始挺进成人玩具市场,并开始开发以USB线连接电脑的玩具猫之类的小玩具,以寻求新的增长点。从2005年开始,合俊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自己的设计及自家品牌业务。

  但一路顺风走过来的胡锦斌还是遇到了危机。2007年9月5日,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合俊的最大客户之一)宣布———由于玩具涂料含铅成分过高,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82.4万件中国生产的芭比玩具。这次事件,给依赖出口的中国玩具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胡锦斌并没有在2007年的风浪中退而守稳。在美泰召回事件之后,合俊迎来了另一位亲家———全球玩具巨头迪士尼;2006年9月底,合俊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曾想力挽狂澜但无力回天

  其实早在2007年6月,合俊集团已经认识到过分依赖加工出口的危险。2007年9月,合俊计划进入矿业,签谅解备忘录收购ChinaingCorporationLimited20%-49%股权。这家公司持有天成矿业95%股权,天成的主要业务是在中国开采贵金属及矿产资源,拥有福建省大安银矿。然而有业界人士称,这次收购总代价在1.33亿元至4.1895亿元之间。而合俊根本未能收回成本,跨行业的资本运作反而令其陷入资金崩溃的泥沼。

  对合俊来说,2008年更是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因合俊的业务严重依赖美洲市场的出口,加上上半年外围经济环境不佳,导致其上半年就亏损2亿港元。

  6月,合俊在樟木头的厂房遭受水灾,存货因而遭受损失。水灾导致物料报废及业务中断,集团耗费近一个月时间方恢复正常生产。此次水灾亦严重影响该集团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现金流量规划,从而影响集团的营运效率。因水灾造成的存货受损约达6750万港元。

  截至6月底,该集团总资产8.36亿元,总负债5.3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便达5.3亿元;净负债比率为71.8%,较2007年底的41.9%为高。胡锦斌曾表示,有必要筹集额外营运资本,并取得集团业务伙伴的支持。

  到今年8月,合俊的困难已经暴露无遗。合俊集团曾公布,以2700万元出售其在清远市佛冈的一块土地。收购地皮的这家公司还向合俊的相关公司Goldbush收购两个玩具专利、生产模具及其贷款,作价1000万元。但这笔钱显然未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高菲 杨英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