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玛氏:力压吉百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23:48  《第一财经周刊》

  半年后玛氏终于顺利完成了对箭牌的收购。这是一桩甜蜜的交易,只是苦了它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们—尤其是吉百利。

  文|CBN记者 张晶

  巧克力食品公司玛氏10月7日宣布,已完成对箭牌的收购,新的糖果巨头就此产生。现在回头来看,依然能感觉到玛氏当时开价的慷慨:2008年4月28日,玛氏联手巴菲特,斥资230亿美元收购箭牌。这个价格相对箭牌当时股价有高达28%的溢价。

  这桩交易对全球糖果食品业的影响巨大。目前,来自英国的主要竞争者吉百利公司拥有全球糖果市场10%的市场份额。但玛氏和箭牌合并后,将控制全球糖果业14.5%的市场份额,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80个国家。新的糖果巨头将会在口香糖、巧克力和糖果市场表现强劲,而这也正是当今糖果食品业三大主要市场。

  难怪玛氏和巴菲特出手如此大方。收购箭牌给玛氏的传统业务带来了更多元化的选择。箭牌是一个充分全球化的企业,大部分收入来自美国之外,而且在中国、印度和中东市场已经做得非常好,这都能弥补增长逐渐放缓的美国本土市场收益。此外,口香糖市场的增长快过所有包括巧克力和硬糖在内的产品。而箭牌是世界最大的口香糖制造商,它宣布将引入新口味和更酷的包装。这让这个糖果品牌变得更加诱人了。

  合并之后,箭牌CEO小威廉·里格利将成为执行主席,其他高级经理得以保持不动。

  交易让箭牌和玛氏感到甜蜜,但却可能让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下咽,尤其是吉百利公司。为了进入高增长的口香糖业务,2003年吉百利从辉瑞那里买下Adams之后,和箭牌在美国市场正面竞争。玛氏也是吉百利最为恐惧的竞争对手之一。今年吉百利将其碳酸饮料业务、美国Dr·Pepper Snapple集团分拆,这样吉百利将成为一个独立的糖果企业,有利于集中力量应对玛氏的竞争。

  已经有消息称,竞争对手的加速崛起将可能引发吉百利对雀巢糖果业务的并购。然而吉百利无法找到足够的现金。吉百利本希望能够卖掉饮料部门来提高竞争力,次贷危机却最终让这个想法破灭。

  事实上,其他糖果巨头都比吉百利的处境好一些,这更有可能让吉百利成为它们的下一个并购标的。瑞士雀巢公司就拥有更多选择。尽管反垄断条例将阻止雀巢买入吉百利的英国巧克力业务,但它对吉百利快速增长的口香糖品牌有兴趣,可以采取行动。对于另一家大公司卡夫而言,最好是它来并购吉百利,而非坐等吉百利来并购它。为了让自己的业绩更加漂亮一些,卡夫也应该进入高增长的市场如口香糖、糖果,并且发力新兴市场—吉百利1/3的营收来自于新兴市场。

  摆在吉百利面前的一个机会是先发制人。虽然以前谈了好多次也没达成相互理解,但吉百利现在可能会和美国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好时公司重启合作。单纯就业务组合而言,这两家堪称是天作之合,然而好时买不起吉百利,而如果没有控制好时的好时信托公司(Hershey Trust Company)同意,吉百利也无法购买好时。到目前为止,好时信托公司强硬地表示,它不会放弃对好时公司78%的控股权。不过,吉百利也并非全无机会,如果好时看到其本土市场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它也许会重新考虑联手的可能性。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