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的中国需求
然而,中东对油气资源的把持并非铁板一块。据华赞掌握的情况,很多中东国家可以以油气资源换取其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但却找不到合适的伙伴。
据华赞的介绍,沙特为了提高就业,增强民族工业以及财富多元化,近期准备拿出1002亿美金组建500个工厂。包括上下游设备制造、上下游服务和后期深加工。“如果有公司能够提供全系列的解决方案,沙特方面也可以将油气产权拿出来平衡利益关系,但到现在为止,这样的公司并没有出现。”
伊朗也如此,华赞称,伊朗有176个油田可以拿出来与外资合作,但最终外资只能获得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回报,却不能获得伊朗出让的油气田所有权。不过他表示,如果能很好平衡各方利益,获得油气所有权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华赞透露,卡塔尔虽然对海上油田把持得很紧,但一些边缘区块是可以拿出来合作的。他说,“巴林的油田资源一直愿意向外资开放,但由于油田储量不大,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并不感兴趣。”
“中国的石油勘探技术在全球范围都是相对较高的,比如沙特的系列项目,中石油这样的公司是有能力全部接下来的,但由于机制、机缘问题,中国公司并没有介入。”华赞对此表示遗憾。
机制,不容回避
中国需要新的思路。
仅以工程技术承包为例,华赞认为,中国采取的方式大幅减低了中国应该获得的收益。“如果采取单体投标的方式,中国的工程技术优势会淹没在数十个竞争对手当中,中方与业主的关系是中方有求于业主的关系,不利于中国取得应得的利益。”华赞解释,如果中方能够一次承包某个国家5-10个工程项目,同时为这些项目提供贷款或者投资,这样一来中方与业主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中方就有更大的可能能拿到中方想要的东西,比如油田权益。
相比思路,中国更需要的是机制。
华赞认为中国的石油产业如果发展成为有5-8个国家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又努力向国际石油公司发展,同时还有几十个体量是国家石油公司1/10到1/2石油公司的结构,中国的海外油气资源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中型石油公司一方面可以把海外的石油公司带进国内,另一方面可以不受政治因素的约束,摆脱海外排华势力的影响。
这一观点也得到中国石油商会原秘书长王勇的认同。“事实证明,一些中国的民营油气在海外的确能够拿到更便宜的油,在哈萨克斯坦,中石油买一桶油需要40美元,而中国民企8美元就能拿到。”
在取得油气权益方面,民营企业更有优势。华赞直言,如果中国的民营公司能够调动中国的技术或者开发银行的资金,伊朗方面就能够将一定资产拱手让出,但中国还没有拥有这样能量的民企。
华赞认为,中国在海外资产方面进展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获取海外资产的方法论。
“能不能拿到资源,说到底就是要看能不能平衡石油生产国民众、石油公司、石油体系、石油资源幕后控制人、外交政策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但中国几大石油公司并没有掌握关键,特别是谁有发言权,通过谁找谁要什么,中国公司并不清楚。
这种智慧在更灵活的机制中更容易形成,“中东各国的利益图谱像迷宫一样复杂,不是靠官方的交往能够切中要害的。”华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