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煤价电价必须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 20:34  《中国商界》杂志

  煤电前瞻:

  煤价电价必须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

  如果人为压低电价,就不能解决能源效率问题,更无法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增长。依靠行政手段限制煤价只会使总需求在扭曲的价格下不断上升。现在电价该涨而没有涨,以后只会涨得更多。

  文/孙一枚

  正在大面积持续发生的“电荒”、“煤荒”,再加上“油荒”,三大支柱性能源几乎同时出现大范围紧缺,无疑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强劲冲击,也牵动着高层决策者的心。中国的能源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瞩目。

  煤电之争将如何演义?煤电困局将如何破解?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低价能源的时代已经彻底终结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炭价格上涨不仅仅来自于供求关系,国内煤价与国际煤价的比价关系以及能源比价关系也是促进煤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内的煤炭价格仍然远低于同期国际市场价格,行业受压制情况明显。其中,动力煤差价在140~150元/吨之间,焦煤最大差价甚至达到1000元/吨。专家分析认为,国内外的价差必然导致我国进口煤积极性下降,从而增加了国内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推涨国内煤价。

  据统计,今年4月24日,澳大利亚优质焦煤现货价格为124美元/吨,而同等发热量的山西煤仅615元/吨,两者相差达258元/吨。能源资源稀缺、国内市场供需紧张的市场价格条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环境外部性更没有得到充分反映。

  与此同时,周边国家市场煤炭资源量持续紧张。澳大利亚受港口堵塞等影响,今年前5个月出口量减少215万吨;我国为保证国内电煤供应不鼓励煤炭出口,今年前5个月煤炭出口量减少31万吨;越南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今年前5个月出口量下降了212万吨。而东亚市场主要煤炭进口国日本、韩国,进口量则不断增加,仅今年前3个月便合计增加了137万吨。在煤炭供应持续偏紧、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升和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国际煤炭价格屡创新高。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显示,截至2002年底,我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为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目前年产近27亿吨煤炭计算,可以保证开采70年。但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煤炭开采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需求。因为目前支撑中国GDP增长的主要还是重化工业、高耗能产业,而在中国的能源消耗中,煤炭占了近70%的比例,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动态看,如果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当初估计能用70年的煤炭储量,也许只够用三四十年。

  对此,今年4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就曾指出,2010年,全国煤炭需求量将超过30亿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煤炭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也许过不了多久,煤炭资源将成为中国能源战略中下一个忧虑。

  专家们警告:低价能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煤价电价必须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

  关于实施煤电联动政策的意义,专家们认为,煤价和电价都必须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因为能源价格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是为了提高能源有效使用;如果人为压低电价,就不能解决能源效率问题,更无法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增长。依靠行政手段限制煤价不能改变总供给,只会使总需求在扭曲的价格下不断上升。现在电价该涨而没有涨,以后只会涨得更多。也就是说,明天资源的更稀缺意味着更高的电价。只有理顺价格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荒电荒。

  专家指出,当前,要真正解决煤电联动的困境,就需要改革电力定价机制、放开电价,推进电力市场改革。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透明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使电价能充分反映煤电成本和市场供需,提高发电用电效率。这并不是说政府要放弃对电价的管理。政府对电价的管理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严格对电力企业进行成本和价格的监管,二是如果政府认为有必要维持相对稳定的电价水平,可以运用直接补贴。

  对能源价格改革可能产生的价格上涨,有学者认为,这是当前和今后必须要勇于面对的问题。过去,正是由于电价形成机制缺位,业界人士不清楚电价如何形成,老百姓更不明其理。所以,公众对每一次电价上调都不能理解,都觉得电力行业收入过高,不能再提高电价。因此,必须通过透明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理清电力企业的成本,清楚地让消费者知道电价形成的每个环节,并明确哪些是由财政补贴的、补贴了多少。这样,公众可以清楚煤电企业的利润来源和利润幅度,从而也就能够接受煤电价格上涨和下调的事实。

  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专家们认为,造成中国“电荒”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业发展势头过猛,导致了电力需求的超常规增长,是不能不承认的事实。统计表明,去年全国用电量增长近15%,而用电量增长最快的是重工业,尤其是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

  以山西运城为例,在2002年上半年,该地区的电力还相当富余。同年第一季度,该市境内河津发电厂一台机组因电网没有负荷曾停机备用时间一个月。而到了后半年,随着几家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的投产,运城地区从电力富余一下子转为电荒,现在成为全国最缺电的地区之一。

  资料显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创造GDP代价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铁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10倍。

  据有关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超出国内需求一倍以上,其大量产品是用来出口。而发达国家出于对环保、能源的考虑正在限制国内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产业发展,使其向境外转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一些地方盲目发展高耗能产业,比如钢铁业、电解铝业等等,可以说是经济“短视行为”。

  而近年来大量上马的耗煤项目也是抬高煤价的主要源头。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2005年以来,全国新增电力装机2.94亿千瓦,相应增加煤炭消费7亿多吨。与此同时,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对煤炭需求相应增加;而各地大量规划的煤化工产业更使得“煤荒”雪上加霜,不少企业看到了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项目的巨额利润因而趋之若鹜。所以,不采取抵制不断增长的煤炭需求,就无法从源头上平抑煤价。

  调整能源结构使优质能源比例明显提高

  业界有关人士在解读能源“三荒”时认为:中国的煤炭已探明储量高达1145亿吨,根本不存在煤炭短缺问题。但泱泱煤炭大国出现煤荒、电荒,说明中国经济对煤炭的依赖度太高了。据了解,由于电力供应出现短缺,在珠江三角洲及浙江省等地,政府部门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不受影响,竟然以“提供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地方企业使用柴油机组发电。难怪有媒体置评说:“油荒”背后也有“电荒”的影子,是电力短缺的压力被传递到柴油供应上,从而导致国内大面积出现柴油供应紧张。

  业界认为,这种以油发电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中国最为短缺的是油。据统计,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0年的31.0%。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

  为此,专家们强调,当务之急是要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度,使优质能源比例明显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副部长冯飞,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的主笔人,对调整和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提出如下建议: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加速发展天然气产业,依靠国内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基本需求,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先进可再生能源,利用20年时间,初步形成结构多元的能源消费格局。

  此外,冯飞博士还指出,我国能源领域改革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比如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电力部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还刚刚开始;石油部门分拆后的区域垄断性还比较强;能源领域的竞争主体、市场秩序、市场功能、定价机制等还未改革到位。他建议国家应“成立一个统一的政府能源管理机构”,推进能源改革,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制定和实施能源发展战略,以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煤电一体或成为煤电双方互利的选择

  随着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煤电短期内很难再次联动的影响,电力企业开始不甘于被动涨价,转而寻求“自救”:煤电联营或煤电一体。不谋而合的是,煤炭企业面对电力企业主动伸来的橄榄枝也打起了小算盘:电力行业毕竟是垄断性行业,只要成本控制得当利润也将非常可观。由于电煤价格占到电力企业成50%以上,因此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控制煤电一体化公司的成本无需费吹灰之力。

  据悉,中国神华董事会审议决定,由中国神华与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合资设立天津国华津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另外,中国神华曾于2007年12月21日,董事会通过与江苏国信成立陈家港电力的决议案、与天津津能成立津能电力的决议案。此外,8月,中煤集团与广东省签订煤炭供应协议,广东省表示支持中煤集团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广东省大型电力及相关企业重组改制。

  2007年8月21日,国电集团燃料公司与平煤集团等签订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出资开发平煤在陕西的杨家坪煤田。该煤田探明储量10亿吨,国电集团燃料公司出资4亿获得项目40%的股份。杨家坪煤田矿井生产的发电用动力煤将满足国电集团的电煤需要。同月,华电国际兖州煤业同时公告,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负责华电国际邹县电厂四期两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工程的经营管理,并以合资公司为平台开展煤电联营合作。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华润电力近来也接连向煤炭行业进军。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都是周期性行业,所以这种联营是一种互利的关系,双方可以互补,使得业绩保持稳定。但是,这种合作是不是可以让电力企业拿到更为优惠的煤炭价格,现在来看还不明显,一是目前的煤炭资源还是比较紧张,二是现在的煤电联营项目大多还处在建设当中,所以协同效应还看不出来。但长期来看,效果肯定是比较显著的。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