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由农业部主办的“2008中国果蔬加工百县论坛”在安徽砀山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政府主管部门、专家、企业等数百名代表,就果蔬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果蔬加工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中的六大加工种类之一,是构建现代果蔬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其中,汇源果汁集团不断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推动“小农户、大基地”融入现代果蔬产业模式的经验和做法,引起各方极大关注。
果蔬产业亟待升级
中国是水果大国,苹果、梨、葡萄、山楂、沙棘、枣等都是特产。目前,中国的水果种植面积约1.5亿亩,年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7%。
但与种植业的发达相比,我国水果的深加工仍处在起步阶段,加工量不到水果总产量的10%,加工比例最高的苹果也仅为20%左右。中国果农也受到“丰产不丰收”和“果贱伤农”的困扰;而世界发达国家水果加工率高达80%以上,果农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中国果农。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融入现代果蔬产业模式,农产品才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农民也才能有效地提高收益。而具有资金、信息、人才等优势的汇源果汁,积极推广“小农户、大基地”等模式,帮助果农实现丰产丰收的目标。
16年打造“汇源模式”
在“2008中国果蔬加工百县论坛”举行期间,恰逢汇源砀山工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汇源集团该项目的总投资达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消化梨、桃、苹果等水果50万吨,鲜果7万吨。
近年来,汇源集团把建设上游水果基地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国布局,分别在湖南怀化、山西右玉、吉林舒兰、山东乐陵、平邑、江西南丰等地建设多个大型水果基地项目。今年7月,汇源集团宣布在广东惠东县设立工厂;9月,汇源总投资7亿元,在湖北钟祥建立果蔬饮料食品加工项目,“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战略布局日益完善。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汇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了千乡万村的水果种植、采购、运输和商业服务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同时,汇源还不断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逐渐实现了从“公司+果农”到“公司+示范园区+果农”,再到“公司+绿色水果基地+果农”模式的提升。
“汇源模式”给老百姓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2006年,汇源山西万荣苹果浓缩汁加工厂建成投产,一年内当地老百姓收入上亿元;汇源顺平工厂建成投产后的两年内,保定地区的草莓种植面积新增8万多亩;汇源肥城工厂建成投产的当年,山东肥城市的佛桃种植面积新增3万多亩; 汇源三峡柑橘产业化项目,安置库区移民15000多人、非移民7000多人……
“要致富,种果树!”由龙头企业所推动的果蔬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悄悄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
构建现代果蔬产业经营模式
在中国的果蔬加工产业,汇源是个开拓者,她一直坚持要把市场的蛋糕做大。在汇源眼中,这个“蛋糕”到底多大呢?
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曾指出:“汇源果汁产业链上联系着数亿消费者、数百万果农、上万名员工……这一系列数字让我们时时感到一份沉甸甸的压力与责任。”也就是说,在汇源看来,中国的果蔬市场,绝不仅仅包括“消费市场”,而是囊括了整个中国果蔬产业链,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朱新礼表示,彻底解决中国每年1亿多吨水果的出路,让中国成为水果和原浆最大最好的输出国,才是果农致富的根本。汇源致力于这项伟大的事业,并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
截至目前,汇源已在全国20多个省及直辖市,30多个地市、县建立了工厂,链结了4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基地,与数百万农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们不离土,不离乡,经营果园奔小康。
在未来几年内,汇源仍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投建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果蔬加工基地。除了在优质水果基地实施“订单农业”外,汇源还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水果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收益水平,提高中国水果产业的附加值。
在本次果蔬产业论坛上,“汇源模式”再次引起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农业乡镇企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表示,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解决三农问题有一个核心、两个关键:核心是产品品质,关键是政府和企业。汇源集团尝试构建现代果蔬产业经营模式,全面提升果农的技能素质,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有效带动中国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改善。汇源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关注和推广。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