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造车的模块化利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4:23  《东方企业家》杂志

  中国造车的模块化利弊

  文_本刊记者 邹瑞霞 插图_徐鹏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能否摆脱手机行业的覆辙,这是一个悬念。

  出人意料,当所有人都试图与“山寨机”所代表的“组装拼接”撇清关系时,同济同捷汽车设计公司总经理雷雨成却蠢蠢欲动:“已经有人向我们打探在汽车领域复制‘山寨机’模式的可能性了,都是一些手握重金的人。”

  这是一种欲遮还羞的欲望,他甚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构想了两种实现途径:“设计公司+大量资金”及“设计公司+车身制造公司”。在他看来,制造一辆能满足低端消费需求的汽车必须拥有“把各种零配件合理组装和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设计能力”;另一方面,车身模具投资所需的资金是最大的门槛,在第一种实现途径中,大量资金也就是用来投资车身模具的。

  考察目前的中国汽车制造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组装拼接”的生产方式在低端的轻客、皮卡和SUV领域已经开始,而且形成了风气。让外行人惊讶的是,这股风潮并不是由整车厂商带动,相反,动力来自一些零配件供应商。

  模块化冲动

  1988年,沈阳金杯董事长赵希友第一个引进丰田海狮的CKD组装项目,在此后的20年里,金杯海狮在轻客市场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但在2000年后,随着丰田海狮技术在国内的进一步消化和扩散,越来越多的零配件生产企业掌握了海狮部件的生产能力。于是,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海狮系列”,金程海狮、金龙海狮、福田海狮、航天海狮 ……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些企业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厦门金龙车身公司出售的海狮系列车身。

  中国目前只有两套海狮车身模具,一套由厦门金龙拥有,另一套则在沈阳金杯,也即现在的华晨金杯手上,但华晨金杯的车身仅供自己使用,于是金龙车身公司得以享受到市场的相对垄断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金杯海狮在同类车型的市场占有率为40%左右,其他海狮系列的市场占有率为30%左右,另外还有30%左右的市场,被近两年高歌猛进的欧系轻客 —— 江铃全顺和南京依维柯获得。虽然在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上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还是会联想,厦门金龙在轻客制造业的地位,不正是联发科在山寨机中的位置吗?

  依靠金龙集团、福建省以及厦门市政府的支持,厦门金龙车身还在厦门灌南工业区建了一个汽车城,这个汽车城以金龙汽车为核心,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从大中客、轻客等整车,到汽车电器、汽车车身、车架、底盘等核心零部件业务的各个环节。

  这是一种开放的生产平台。在这个以金龙为核心的生态系统里,各汽车零配件公司既给金龙供应零配件,也为其他汽车品牌供应零配件。从这里走出来的整车,除了金龙以外,还有北汽福田、沈阳中顺等已知和未知的品牌。

  “这种平台化的生产方式,最大的动力来自汽车生产的模块化。由于资金限制,车身不易模块化,但其他的部分,模块化很容易。只要由设计公司和车身公司来主导,车的质量没有问题。”同济同捷的雷雨成分析说。他表示,公司暂时还不会进入整车领域,因为那会让自己陷入与客户竞争的尴尬境地,但他显然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模块化的制造潜力。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低端SUV和皮卡领域,而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也是一家车身厂,叫做南海福迪。他们的车身供应量曾占到全国SUV总销量的70%。长期客户包括长城汽车、丹东曙光、南汽集团、上海万申、中兴田野等企业。也就是说,除了北京吉普、长丰猎豹、郑州日产等中高档SUV,全国几乎所有经济型SUV的车身都是由这家企业提供的。

  为什么是零配件公司?回溯历史,从20世纪初T型福特车大批量的生产开始,汽车制造一直是一个极度封闭的体系,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每一款车都有不同的零配件,生产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异常严密。整车制造商不愿意让他人共享自己的设计和零配件修理费用。所以,对于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模块化,整车厂不说是阻碍,但至少没有特别大的动力来参与。

  手机业者恐怕会有所共鸣。没错,当年为了控制充电器市场,诺基亚甚至拒绝将充电器插口标准化呢。

  这一切都还只是发生在低端的、不需要“精工细作”的轻客、SUV、皮卡身上,那么,在轿车领域,情况如何呢?

  两种全球化分工

  与日韩崛起历程相比,只有中国的汽车产业才真正置身于全球竞争中。当年,日本政府利用极具保护主义色彩的《汽车制造事业法》将美国企业赶出日本市场;而韩国则是拿全国的力量集中去拼几个产业才得到突破。而中国汽车产业,只能等待全球水平分工的机会,才能获得外资企业的组装和制造环节,然后学习、模仿和二次创新。

  “实际上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技术性合作伙伴。在整车的综合开发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是全球模式。中国汽车真正快速发展才十几年,这要求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去接近国外水平,这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谈到中国汽车业的成长战略,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女士有些激动,也许以往总是看到太多的不理解。

  这是一个关于全球一体化和世界扁平化的故事。全球领先品牌通过把部分设计和生产外包来降低成本,于是剥离出专业的设计公司、拥有设计能力的动力系统公司、变速器公司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汽车品牌终于等来了享受全球技术资源的机遇。于是,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宣传册中,我们总能看到,意大利、法国或者欧洲设计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长城精灵的出品就能很好地反映这个过程。这款车的设计公司正是雷雨成所在的同济同捷。首先,长城汽车给出精灵的定位:一款满足全球市场的车,于是这款车必须满足全球的法律法规和消费者需求。之后,长城和同济同捷各派一部分人组成一个设计小组,这些人将长城精灵这款整车分解成为二十多个大系统,做出3D效果图,选定零配件供应商。这里面包括许多全球性的零配件供应商,例如博世。被选中的零配件供应商会免费派人全程跟踪相关系统的研发过程,于是形成二十多个小组。这些人不断地比对市场上同类型的车,将涉及知识产权部分的零配件进行二次改造。

  整个过程的一个关键要点是,无论选择谁做设计、谁来供货,只要是改动过的零部件,知识产权都属于长城。

  同样是模块化,国际性成熟品牌和国内新兴厂商的区别依然明显。前者是把不关键环节外包,以此获得低成本;而后者则是在技术稚嫩的情况下将所有环节分割,希望在关键性的环节获得全球性的帮助,目的只是为了把车造出来。

  重蹈手机覆辙?

  不过,这种模式存在一个巨大的危机,有人担心,手机悲剧有可能在汽车业重演。

  中国自主品牌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生产乘用车,充分利用“集成创新”实现了迅速突围和快速增长。也就是使用国外成熟的设计和服务,零散地从其他公司采购各种零部件,而不在公司内部或集团内部开发或采购,这种生产方式的优势就是快速及低廉。但这两年,日系等外资厂商陆续投放小型低价的新车,而且能够购买汽车的阶层变得更加富裕,于是从2007年下半年起,中国的民族汽车厂商的份额开始下降。这期间,日资厂商的份额为29.3%,反超了中国的民族汽车厂商。

  这正是雷雨成所担心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品牌的车之所以贵,是因为要摊销研发成本,但当某系列车型的研发成本在几年之内摊销完成时,大幅度的降价就开始了。同类型的车,外资品牌比中国自主品牌贵3万~5万元,就非常好卖,这3万~5万元是外资品牌的价值。”

  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二线汽车洋品牌,如三菱汽车、现代汽车、铃木汽车等逐渐落败,正如手机业的爱立信、西门子、索尼一样。当诺基亚、摩托罗拉仍专心于高端市场时,爱立信、西门子、索尼与波导、海尔等国产品牌混战于中低端市场,大家尚能生存。但是,一旦诺基亚、摩托罗拉也推出只需500元的手机时,第一个受冲击的就是二线洋品牌。接下来,国产手机绚丽的外表、低廉的价格、缜密的经销渠道,也会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攻势下迅速分崩离析。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能否摆脱手机行业的覆辙,这是一个悬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