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合理的政策设计应该具备三大要素:平衡运用惩罚限制性政策和积极奖励措施;体现共同承担和能力分摊原则;对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管理,保证可持续性。
文·胡旭辉
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地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及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如何达成政企间的良性互动,如何推动企业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节能减排的“低碳转型”,是目前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议题。
随着市场对清洁技术企业估值的显著上升,企业方的低碳战略已有升温迹象。那么,除了企业层的积极参与外,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来应对减排带来的实际挑战呢?
海外多国的经验证明,通过政策改变市场的基础,政府的积极作为可以促使节能减排的实现更具成本效益,从而鼓励投资者将资本投入到节能减排项目上。
企业现状与政府挑战
实践已经证明,如果仅凭市场运作,没有政策机制对节能的设备投资、技术进步、减排成本,以及管理机制改进等方面进行鼓励和现实补助,企业在大规模应用减排手段上将缺乏长期的积极性。大量的潜在项目、技术或投资机会本身,很可能因此错失最佳的实施良机。
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在推进“低碳战略”方面正在面临自身和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
首先出现的是成本问题,尤其是在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远远大于传统的化石燃料,这是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没有政府提供包括价格、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支持,在当前高成本的制约下,仅靠市场本身无法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其次,外部基础条件的欠缺。企业推进“碳战略”,很多时候还需要基础条件的支持,譬如热电联产,就存在着进入电网和周边区域集中供热规划的问题。而这些仅仅凭借企业自身是很难解决的,需要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
再次,融资难题。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譬如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大部分情况是节能单位先行垫付费用,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就存在着相当大的融资困难。
最后,标准认定问题。这部分的问题牵涉到节能减排的标准制定和认证,以及第三方机构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针对上述现实问题,政府已初步在扩大可再生能源生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推广节能产品等三个方面作出部署。
首先,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生产。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以及此后包括专项资金、发电政策、价格和费用分摊、价格补贴和配合交易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颁布,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可以描述为:
(1)贷款优先并提供财政贴息。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由银行优先安排基本建设贷款,并给予2%的财政贴息(发达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补贴一般在总投资额40%以上,而我国对于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补贴面相对较窄,额度、比例都较小,一般不到投资额的10%);
(2)优先收购和价格优惠。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例,实行强制入网、全额收购差价在全部电网分摊,目前政府优先收购的价格普遍高于普通能源发电。但目前的问题是可再生能源价格优惠形成机制有待完善。以风电为例,目前有政府审批定价和招标定价两种方式,招标定价鼓励市场竞争,但是若出现恶意压低价格,会打击投资者热情,而政府审批定价则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竞争;
(3)税收优惠,但税收机制尚待进一步的完善。以风电为例,其他能源企业由于有购买燃料等进项税抵扣,最终增值税税率往往在4%左右。风电由于不需要采购原材料,日常消耗少,没有进项抵扣,因此风电企业的增值税虽然减半征收,但是仍在8.5%,高于普通能源企业,因而没有达到以税收鼓励的实际效果。
其次,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内容。这方面针对目前企业的节能政策包括:(1)通过能耗指标、能源审计、产业调整、技术改造等措施,强制高能耗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这些政策的执行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调控手段以强制性行政管制为主,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弹性,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2)国外普遍采用综合资源规划、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能效标志管理、自愿协议、热电联产等节能新机制,但是这些在我国还没有广泛推行,相应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
再次,推广节能产品。
推广节能产品,不仅可以减少用户的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来自市场的信号。我国于1998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立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成立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现中标认证中心),颁布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节能产品认证标志。《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也于2004年颁布,并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其政策基本框架为:(1)对部分产品强制实施能效标准,譬如汽车、家电等等;(2)节能产品认证,鼓励消费者通过对比后采购节能产品;(3)制定政府采购清单,采购优先。
以上政策的制定以导向性为主,但从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还存在着认证标准不统一与缺乏经济激励等弊端。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节能市场尚未规范,各种节能相关认证品种多如牛毛,产品良莠不齐,质量不一,给消费者的选购、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另一方面,高效节能产品的先进节能技术不可避免产生高成本,最后使其市场价格高出普通产品一大截。由于缺乏配套的激励措施弥补上述差距,导致节能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