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在农产品和非农产品问题上公开发难 WTO多哈谈判悲壮失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 20:09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见习记者 谌丽丹报道

  当地时间7月29日,多哈回合谈判进行最后的一搏,历时9天,以失败告终再回原点。原本尚怀希望的各国代表团最终失望而返。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认为,“这是一次悲壮的失败”。

  这次“悲壮”的失败,将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史上留下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司程永如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此次多哈谈判涉及深水区,又涉及发展问题,自然不容易,结果应该在预期之中,未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谈判中,为促成各方达成一致意见,会期一再延长,此前,经过7天的谈判,基本达成共识,但7月28日美国代表团突然对中国和印度等成员国公开发难,谈判出现转折,于是历经9天的讨价回合,最后仍以失败告终,这场持续近7年未果的多哈回合谈判,年内完成的希望似乎更加渺茫。

  陈德铭在大会最后一天的发言中表示,由于美印两个国家在“特保”触发水平上的差距无法弥合,导致最终失败,我们其他几个参加国感到失望。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在于,世贸组织重要成员在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上难以达成一致。

  世贸组织妥协方案作为谈判的基础,将激增的底线定为40%。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成员,为了充分保护本国相对脆弱的农业生产和农户生计,提出放宽动用特殊保障措施的底线,维护粮食安全,此举遭到美国的反对。

  据外交人士透露,在谈判后期,其余世贸组织重要成员均已同意作出妥协和让步,只有美国不依不饶,才直接导致谈判破裂。对于美国而言,毫不让步严格限制其动用特殊保障措施的目的显而易见,即保护本国农产品顺利涌入发展中国家市场。

  正是由于享受巨额农业补贴的发达国家农产品长期占据市场,严重挫伤了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导致了供给不足并引发粮价飞涨。

  就此,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纳特批评美国为一己私利阻碍谈判进程,无视多哈回合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本意,无视广大发展中国家民众的死活。陈德铭也认为:关键是美国在自己利益得到保障后漫天要价。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美国对削减农业补贴的态度闪烁其词,迫于普遍压力才勉强在附加条件的前提上将补贴额由每年的170亿美元降至145亿美元。而面临国际粮价上涨,按照现有水平,美国不仅无须削减一丁点补贴,且今后还有足够的增补余地,美国实际获益不少。

  另外,由于美国没有削减其棉花补贴,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本国棉花实行补贴扭曲全球棉价。此次却要求中国开放棉花市场更显张狂,中国已经明确拒绝美国对中国开放棉花市场的要求。

  而中方立场在于,发达国家成员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关注给予充分理解,不应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设置障碍。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