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盛斥资养猪 专家称中国须保农业安全底线(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 08:32  中国经营报

  决策部门须警惕风险

  “但是,政府决策部门必须警醒,了解风险的根源所在,通过制订不同的政策,在利用资本的同时,同时化解和防范潜在的风险。”辜勤华说。

  对此,辜勤华给出了三点提醒,他认为,中国农业最大的风险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吃饭。一旦出现大的气候危机,问题就会陡然而现。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目前工业发展迅速,温室效应增加,自然环境变得很不正常,加上农村人口向城市化的转移,中国迫切需要在政策链条上加强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其次,中国农业正处于急缺资金与技术的发展时期,外国投资者看到了机会,首先下手,掌握了资源性产业,除非我们以更高价格买回,否则很难回转。因为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与中国都签有‘保护双边投资协议’,这等于是为他们的投资上了保险。即使我们之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做出调整,也不会溯及既往。

  “再次,农业项目的分散性,收入低下,规模难成气候等特点,使得不少政府的基层主管人员,容易在关注GDP目标时忽略了农业。即使在国务院一再强调农业的当下,他们也是说的多,做的少,对于农业支持的力度,对于农业关注的问题等都存在不实在和虚假的情况。这也是酝酿农业危机的因素。”

  在辜勤华看来,政府有必要加快制定农业产业安全的防范政策,谨防国际资本对农业基础产业链及其价格的操控,更不能给国际资本留下赚得盆满钵满后骤然撤退加剧危机的可能。

  “农业具有刚性需求,属于不可复制的产业,其对产业安全的要求比工业要高出很多。我们要对外资渗透中国农业的举措保持高度警惕。在产业投资政策上,一定要把农业掌握在自己手里。”曹建海说。

  同样,众多农村问题专家也表示,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仅是通过减税,增加补贴和扶助措施来改善我国农业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这么简单。国家需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规模化生产,集中优势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加大对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

  “要想排除或抵御农业的危机,政府需要增加一种紧迫感与危机感,就像我们现在为防范金融风险以提高准备金作为杠杆一样,对农业也要预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抵御措施,在必要时可以动用国家资本的杠杆。”辜勤华建议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