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情专家建议积极争取将穗深惠列入第二、三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计划
古国真 通讯员 徐刚 史玉梅
专家建议将深圳列入第二、三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计划。本报记者 廖万育 摄
【本报广州电】(深圳报业集团驻广州记者 古国真 通讯员 徐刚 史玉梅)昨日,就广东成品油供应短缺的状况,广东省情专家提出了促进广东石油石化产业跨越发展、稳定成品油供给的多项中长期对策,包括扶持中石油、中海油、中化、BP等知名大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广东建设油品终端销售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广东设立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积极争取将广州、深圳、惠州列入第二、三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计划等。
省情专家认为,提高成品油生产能力、优化油品生产结构、加强与四大石油生产与进口商的全方位合作、调整地方财税政策、适当调整相关价格等,这些都是眼下缓解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应急措施。而从长期来看,加快广东自身石化产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储备和石油运输体系建设才是解决成品油供应紧张的长远之计。
首先要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将广东建成世界级石油加工基地。抓紧落实“十一五”全省沿海石化产业带有关项目建设,依托上游炼油、乙烯为龙头,加快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业发展。
其次是加速石油储备和石油运输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将广州、深圳、惠州列入第二、三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计划。有关部门要做好项目规划选址和勘测设计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成品油商业库存管理,结合城市建设和新的供应商网点布局,进一步加快重点库区建设、扩大商业库存规模,着手开展依托商业库区进行省级石油储备的试点工作;组织编制珠三角地区石油管道运输规划,大幅提高其油品运输保障能力。
再次是加速石油终端市场开放,进一步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结构。大力扶持中石油、中海油、中化、BP等知名大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广东建设油品终端销售体系或区域性石油产业一体化体系,逐步形成竞争充分、管理有序的石油终端产品市场体系;大力支持华南石油期货市场、批发市场等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与香港金融界的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广东设立石油期货交易市场。
相关新闻
广东石油商业库存不足20天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昨日发布调研报告《广东成品油短缺的成因及对策》。自去年4月以来,广东成油品市场继2005年以后再次出现大面积短缺。目前,广东石油商业库存也不足20天,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90天储备标准。报告建议,应加速石油终端市场开放。
报告指出,石油储备不足使政府无法利用储备资源调节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此外,广东省成品油消费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珠三角城市之间及茂名石化与珠三角之间尚未形成完善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理运输体系。当市场供应紧张时,无法迅速调集油品应急。
报告同时指出,广东成品油零售供应商主要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社会经营单位等4个渠道。其中:中石化市场份额占65%;中石油占25%;中海油由于刚刚进入广东市场,目前仅占0.5%;社会经营单位占10%左右。
报告介绍,广东石油产品进口主要依靠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及享有石油产品进出口经营权的地方控股企业。但是,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家收紧了石油产品进出口管理政策,要求地方企业进口石油产品必须委托四大石油公司代理,使地方政府调控本地区石油供应的回旋余地大大缩小。
(《广州日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