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电风光背后仍存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2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机电“风光”背后仍存隐忧

  “由于我们的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其中一些的毛利率可以高达100%。所以目前人民币升值对我们影响不大。”陈先生是广州一家高科技产品企业的海外业务经理,他告诉本报记者,其企业开发的音视频产品在非洲有不错的市场,今年光在非洲就拿下了几百万美元的订单。

  与服装、鞋、玩具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中国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整体利润稍高,尤其是一些自主研发的高附加值技术产品,抗击汇率风险的能力也相应强些。上半年,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为3887.8亿美元,增长25.4%,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8.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61.7亿美元,增长21.8%。

  不过,这背后也存在隐忧。周世俭认为,假如人民币再持续升值,机电行业也将受到波及,之前由于有一定利润空间双方还有让利的空间,但一旦逼近临界线,就有可能发生类似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遇到的问题。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一份报告中对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前四个月,对美家电产品出口出现了下滑趋势,特别是2月,对美出口数量下降了21.2%,金额下降了15.7%;对欧洲出口虽然还保持着两位数字的增长,但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大家电产品作出了很大贡献,而小家电产品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上述报告还指出,虽然近几年非洲、拉美和东盟等家电市场有一定的增长,但其规模和利润远不能与欧美市场相比。

  “当务之急是外贸政策要稳定,尤其是汇率政策,人民币升值要适度放缓。转型升级是必要的,但要平稳推进,而且在此过程中政府要落实大量投入资金扶持企业研发和创新。同时,在出口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以市场导向为主,不能只一味强调高端技术,要防止劳动密集型传统出口产品市场一旦萎缩将可能引发大量企业倒闭以及相应的失业问题。”周世俭这样建议。

  之前在商务部发布2008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时,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去年以来商务部的一些政策是帮助中国外贸在转型,转型是要付出代价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确实碰到了问题,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从目前来看,与纺织、服装、鞋类相反,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李雨时向本报记者解释,机电产品是拉动今年中国出口的重要力量,在现在世界经济不平稳的时候,广大发展中国家形势还不错,中国的机电产品总体来说,相对档次低,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市场,这也反映今年以来中国对东盟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依然是高速增长态势。李溯婉 陈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力挺为纺企减压

    中央领导对纺企进行密集调研

    吴浩亮:纺企下半年将更困难

    纺企再次面临大考

    纺企到了最危急时刻 出口退税反对声中被迫上调

    纺企主动放弃对美出口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