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温州制造业 敢问路在何方(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01:55 证券日报

  迹象变成趋势 惯性不可小觑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最为发达也最为活跃的地区,从今年开始,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频频出现“异常”倒闭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正在从个体变成群体,从迹象变成趋势。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几乎可以说是家家自危。那些能够兑现脱身的企业,迫不及待地退出了实体经营,而那些债务链条纠扯不清的企业,往往就是一觉醒来,便发现老板已经不知去向。

  企业由于经营困顿而骤然关张,在长三角乃至珠三角地区都不乏实例。这批死掉的企业中,主要是银行资金依赖度较高的企业或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宏观调控、银根趋紧的大环境下,这些企业的“穷途末路”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但是,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这一切还仅仅是个开始,对于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制造企业来说,最坏的时候还在后面,按照经济运行的链条传导效应,美国消费疲软对我国进出口的外需放缓大约滞后6-9个月,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在今年三、四季度进一步显现。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史晋川预测:“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有大批中小企业非正常死亡。”

  以宁波爵溪为例,这个弹丸之地曾经聚集了500多家工厂,形成了一整条的针织业产业链。这个不到32平方公里的象山县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而截至6月底,这里有100多家企业停产。这些曾经生产出“彪马”、“华伦天奴”、“耐克”等世界名牌的生产企业,现在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毫无疑问,目前的中小企业需要资金来渡过难关。但在当前的形势下,银行更倾向于支持安全边际较高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较为突出。长三角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维持发展,这些民间贷款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的4倍左右,有的甚至高出10倍。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今年5月份反映社会资金供求关系的温州民间利率超过月息的12%,是200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由于资金缺口严重,许多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大多互相担保,债务链错综复杂。此外,小企业处境艰难,使以往依附大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链正在断裂,形成了“不生产等死,生产是快死”的两难境地。

  不仅是长三角地区,可以说,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遇到了原材料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以及银根紧缩等5个方面的困难,具体表现为:产值明显回落,效益大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增速跌入低谷;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等。

  值得欣慰的是,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所显现出来的民营企业的困境,已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浙江杭州、温州等地考察,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李克强的此次调研,是近期中央高层密集调研的一部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江苏、上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赴广东香港,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赴山东,对当前外贸、金融等方面发展形势表达了关注。除了中央领导之外,相关各部委如银监会、商务部调研组也多次造访温州等地。对此,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国家对于温州中小企业现状已经有充分认识,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部委密集调研的情况来看,国家应该会在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出台一些政策缓解中小企业压力。”

  伴随着国务院和部委领导的密集调研,“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也开始了对其经济命脉所系——中小企业的“拯救”。由浙江多部门联合完成的关于中小企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已报送国家发改委。报告中,浙江直言“许多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仅靠地方政府、企业本身难以解决”,呼吁国家“对现行政策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并提出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6大建议。

  2008年,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难过的一年,当然,也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内忧外困让民营经济的先天缺陷集中暴发出来。这个时候,亟需外力的扶持以渡过难关,否则,一旦伤了元气,就将一蹶不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缓不过来。同时,民企经济在实体产业中的退出,势必会在以股市为主的虚拟经济中寻找机会,这无疑将更加推动流动性过剩的危害。因此,当下情况下,维持乃至提高实体经济的诱惑度,尽可能在把民营资本留在产业资本中,同样是宏观调控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