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娃哈哈产品策略的是与非(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 15:03 《销售与管理》杂志

  速度制胜

  这里的速度有三层含义:一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跟进速度,前文所提到的娃哈哈AD钙奶、果汁饮料等,均在对手产品上市的一两个月内完成,跟进速度之快,令业界瞠目;二是产品铺市速度,娃哈哈重点推广产品,只要宗庆后一声令下,依靠2000多家经销商,上万家二批商,一月之内,产品可铺到全国数百万个零售点,这种铺市速度惟有康师傅可匹敌;三是指节奏,娃哈哈新产品上市的节奏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要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眼睛看着一个,手里拿着一个,心里想着一个。”一般而言,纵观娃哈哈的发展,一两年推出新产品或者一年推一两个产品,这样企业有时间,有精力,有资源,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反过来,在1995年,宗庆后一时躁动,加快了新品上市步伐,十余品类新品同步推出,精力分散,资源耗散,“胡子眉毛一把抓”,从每个产品规划定位到营销推广,做的都不到位,没有一个成功。2004年,与1995年不可同日而语的娃哈哈,“好了伤疤忘了痛”,又一下子推出三大类产品,激活功能饮料、娃哈哈香瓜子、大厨艺方便面,结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2007年,宗庆后一边与达能战斗,一边接连上市了思慕C、呦呦奶咖、泡泡乐茶饮料,产品定位有问题,市场推广不系统,新品前景并不妙。

  反向:管理、组织

  虎头蛇尾的产品管理

  一般而言,产品上市的导入期、成长期与产品的成熟期的产品策略、推广策略很不一样。前者注重消费者教育,产品铺市,USP卖点,促销活动,后者注重细分化产品跟进,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培养,竞品的对抗,渠道的维护等。

  娃哈哈没有严谨的产品/品牌管理体系,没有专业人士跟进维护、提升产品/品牌的发展,产品的一切都由宗庆后一人决定。可是,大将之才宗庆后有创业,有新产品打天下的激情,却不一定有维护产品的心思。何况面临八大类,近300个品项的产品的发展、维护管理,宗庆后一定也是力不从心。现在,某些产品的危机已经显现。

  比如,十年来位居中国瓶装水业首位的娃哈哈纯净水,已经受到“健康多一点”康师傅水的正面攻击,也受到“水分两种,弱碱性,弱酸性”善于类别营销善于炒作的农夫山泉的侧面攻击,不知娃哈哈怎样应对?非常可乐,曾经激起无数国人的骄傲的年轻品牌,也越来越被消费者所忽视。

  再比如,2007年,娃哈哈推出了思慕C,市场前景也不太被看好。思慕C果汁牛奶混合饮品与营养快线有什么本质区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营养快线仍在快速成长期就急忙推新品牌,自相残杀,自我替代,太着急。

  混乱的产品组织

  2001年起,娃哈哈就定位于“全方位饮料公司”。围绕此定位,娃哈哈果汁饮料、茶饮料、功能饮料、混合饮料的产品线扩展方面做的很不错。但是,既然决定了“全方位饮料公司”的战略定位,就应该坚定的执行,随后推出的瓜子、方便面、维生素片等产品大类,不知跟“全方位饮料”公司定位有什么关联?

  宗庆后的理由是“饮料销售有季节性,瓜子、方便面上市,可以平衡淡旺季”。按此逻辑推理,娃哈哈还要不断的上马饼干、糖果等系列冬季消费量大的食品。这些产品虽然渠道销售有互补性,但市场运作手法不同。如果,娃哈哈一定要发展这些食品,最好是采用独立运作的事业部制,类似于康师傅旗下的方便面事业部、饮料事业部和糕点事业部,三大事业部的产供销体系完全独立,三支销售队伍各自独立发展。

  显然,这么大的集团,八大类相关产品线(见图:娃哈哈的产品线),相对康师傅、统一等集团,总数量不算多。但是,娃哈哈是宗庆后高度集权式管理。分身乏术,一个人怎么可能经营好这么多的产品大类?娃哈哈必须作出抉择:或者分层授权,一些产品线独立经营,或者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产品类别。否则,无论宗庆后怎样日理万机,一定是顾此失彼,很难“百花齐放,齐头并进”。

  (本文编选自作者即将面市的新书《宗庆后与娃哈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