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博恩凯之死:邮政改制的最后牺牲品(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11:09 南方日报

  “博恩凯”的遗产

  记者了解到,至关门前,“博恩凯”仍在音像品市场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也就是说,“博恩凯”仍然是深圳市音像制品市场上的“大佬”,大佬的死掉,对于同一战壕的兄弟们来说,有可能是前进的登顶,也有可能是后退的覆灭。

  曾几何时,在深圳的音像制品市场上,书城音像、“博恩凯”音像、聆听音乐竞争激烈,各自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当时当“博恩凯”和书城以及雄厚的资金背景不断扩大之后,聆听音乐不仅改变了与同质化的竞争,放弃流行音乐的阵地,改走其他的路线。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目前的各家音像制品店都是在勉强维持经营。“现在整个的市场环境都不是很好,各家音像制品店的生存都很艰难,利润也是越来越低,销售额也在降低”,吴敏锐告诉记者,“政府打击盗版的力度大,我们的生存就好一些”。

  对于深圳的市民来说,“博恩凯”3个字更多的代表着一种追求品质,反对盗版的消费观念。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去“博恩凯”只是网络下载、淘宝购买和影院影城之后最不济的选择,但是客观上,在“博恩凯”的“八年抗战”中,有相当大的一批市民都主动或者被动地走到了音像制品消费的最前线。

  记者向“博恩凯”诞生的主导方之一,深圳市文化局了解相关情况时,相关部门以““博恩凯”是邮局下属企业”的理由拒绝对此发表意见。

  一位文化产业研究学者表示,“博恩凯”这样一个响亮的品牌,曾经为打击盗版,维护正版印象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它的戛然落幕,也给它的音像业界甚至整个文化产业的“战友”们提了一个醒,此外,作为已经培育多年的文化品牌,还有没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寻求资源,让这个品牌在脱离邮政体系之后能够重生,这也是另外一个可以思考问题。

  “博恩凯”音像大事记

  ●2000年

  2000年初“博恩凯”音像公司筹备

  1月1日“博恩凯”第一家连锁分店建设路店开业。

  ●2001年

  9月8日公司两大音像卖场———中心品牌店、八卦岭特卖场同时开业。

  ●2002年

  12月19日“九寨歌王”容中尔甲、著名的藏族歌手亚东、被誉为“雪山金凤凰”的女高音歌唱家宗庸卓玛在振兴路“博恩凯”音像平价商场进行现场签名售碟活动。

  ●2003年

  1月23日“博恩凯”第三大卖场———华强北店开门营业。

  3月苏有朋在开业不久的华强北店举行签售活动,场面火爆,吸引了上万市民排队等候签售,当日营业额近3万元,创下开业以来最高纪录。

  6月18日公司与长城宽带联合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www。gpac。com。cn)正式启动,“博恩凯”音像网上音像业务正式开通。同时,在几家社区店推出租赁业务。

  7月公司被评为“百万市民心中的诚信企业/喜爱品牌”称号。

  12月为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的统一管理,公司成了财务结算中心。

  ●2004年

  1月公司营业网点达40家。

  4月26日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同意公司在全省范围从事音像制品连锁经营业务。

  7月15日“博恩凯”在东莞地区开设第一家分店———东莞横沥嘉荣店。

  11月18日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并与吉之岛、东莞天和百货、加州红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12月进驻深圳大型购物MALL万象城。

  被评为“深圳市知识产权先进单位”。

  ●2005年

  11月10日“博恩凯”荣获“深圳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12月30日公司制作的首张流行音乐发烧唱片《裸音》上市,正式介入音像中上游。

  ●2006年

  5月18日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12月正式成立“博恩凯”制作发行中心,进军音像中上游产业,开展唱片制作和发行业务。

  ●2007年

  2月13日公司制作发行的第五张音乐发烧唱片《春光乍泄》上市。

  2月份成立大客户团购中心,重点推进团购和大宗业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