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专线规划初步方案完成 北京奥运智能化交通启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22:17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李萍报道 距离奥运会开幕的日子已经不足两个月了,各项测试赛事也进行得有声有色,但测试赛与正式赛事毕竟不同,曾是申奥“软肋”的北京交通,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吗? 公交地铁全线备战 据了解,尽管北京奥运会期仅15天,但对北京交通持续影响的时间将达到2-3个月。此外,除日常交通出行和观看奥运赛事外,2008年北京还将成为旅游观光热点,城市交通需求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奥运官方网提示,地铁和城铁是北京市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一般3-5分钟一班;公交贯通城市东西南北,是最经济的交通工具。而按照北京奥运会场馆交通政策,奥运所有场馆都不配备私人机动车停车场,因此凡是要观看比赛的观众都需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目前公交奥运专线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完成,奥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已经启动。”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陆海军表示。据了解,城市交通部门为此安排了34条奥运公交专线,为观众前往各个场馆提供服务,有的线路甚至开辟了24小时服务。此外,赛时将在目前已有的12条晚间公交线路基础上增加7条以上夜线。为保证奥运期间交通畅通,公交运营时间还将调整。 记者近日获悉,机场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三条新的地铁线已经竣工,7月上旬将开通试运营,三条地铁线总长度近60公里,其中地铁机场线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00公里以上。 此外,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刘小明早些时候透露,出租车运营方面,奥运期间共计6.6万辆出租汽车出动,其中近40%是双班,这些出租车可24小时提供服务。 城际交通措施落实中 2008奥运除了在京的31个场馆外,还将涉及香港、上海、天津、青岛、沈阳和秦皇岛6个城市的比赛。目前城际交通主要包括铁路、飞机、公路等出行方式。 历经两年多建设,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南站目前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预计6月30日竣工,7月中旬完成系统调试,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建成后的北京南站不仅候车空间大,视野通透,还将实现地铁、国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和零换乘。 据民航总局代局长李家祥介绍,中国航空业已经对奥运保障做出了一系列非常详细的规划,目前都在逐步落实中。2月29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近日,民航总局空管局成立了奥运空管运行指挥中心,中心将在奥运会期间24小时监控涉奥城市间航班运行情况,目前奥运保障气象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此外奥运会期间,民航空管部门还将采取相应措施,以便疏导和调整空中飞行流量。 另据了解,北京2008年奥运会交通气象预报已正式启动,比预定时间提早了约一个月,6月2日,第一份奥运会交通气象预报发出。中央气象台应用气象室高工吴昊介绍,交通气象预报主要包括全国干线公路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和主要影响路段,其产品通过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网站对外提供。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