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口水战到诉讼战 深发展15亿坏账再起波澜(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4日 00:24 华夏时报

  2000年初,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海灏实业有限公司从东城区政府取得该项目,并为此成立了项目公司——城建东华。其中,北京城建占54%的股权,海灏实业拥有近1/3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但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城建一直未能获得土地开发证,情急下决定将该项目转让以赚取利润。

  2001年11月,北京城建与香港康实投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这其中,康实投资占东华置业90%股权,其余股权属东城区政府。按照约定,待城建东华完成前期拆迁等准备工作后,康实投资向城建东华支付13.5亿元的补偿款,并负责后续的投资和经营,项目的全部风险或收益则由康实投资通过东华置业来承担。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康实投资理应支付的500万元履约保证金以及6.8亿元的首期项目补偿款,却一直拖欠未付。

  2003年,康实投资董事之一、三九集团的副总陈达成,找到中财国企投资有限公司和首创网络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向深发展申请15亿贷款。由此,深发展一头扎进了这个泥潭,“深”陷其中,该笔贷款也成为深发展历史上最大的“问题贷款”。

  2004年6月,康实投资宣布退出东华置业,由北大青鸟董事长许振东接任东华置业的董事长。在经过与华远地产任志强的一番抢夺之后,最终由北大青鸟完全掌控了该项目。但结果是,深发展的这笔贷款却成了“坏账”。

  自从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入股深发展之后,深发展便开始积极追缴此笔贷款,并先后于2005年11月及2007年8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东华置业和城建东华。

  后来,由于东直门项目的复杂性及不确定因素,北大青鸟旗下的任何公司,都无法通过东直门项目得到贷款,无奈之下,北大青鸟也想到了转让。此时,国浩地产浮出了水面。

  争夺城建东华归属权

  尽管东华项目充满着重重矛盾和不确定,但仍没有妨碍它一直还是个抢手的香饽饽。

  2007年4月,国浩地产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国浩房地产(中国)有限公司,于4月13日与北大青鸟及其关联公司订立购股协议,拟收购城建东华90%股权,以取得东直门交通枢纽暨东华国际中心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和项目开发权。

  2007年11月12日,国浩地产以58亿元人民币的总价成功完成对城建东华90%股份的收购,剩下的10%的股权则继续由东城区政府拥有。

  事实上,当时的国浩地产并未全额支付这58亿元购股款,而是先期支付了首笔购股款项32.2亿元。另外,因为城建东华除了身陷深发展15亿元的“问题贷款”,同时还欠着中国农业银行20亿元,所以,相关工商登记也迟迟无法完成。

  时至今日,国浩地产相关人士认为:“首笔购股款已经支付了,国浩才是城建东华真正的管理人。”而北大青鸟总裁许振东则表示,由于国浩没有及时履行付款承诺,北大青鸟理应重新获得城建东华股东地位。至于国浩支付的32.2亿元股权转让押金,北大青鸟将予以归还。

  北大青鸟的反悔让国浩地产不能接受。目前来看,让国浩地产直呼“违法”的协议,则正是深发展和北大青鸟签署的重组协议。“深发展与北大青鸟达成的和解协议,是恶意串通。我们已经启动法律程序。”国浩地产相关人士指出。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新一轮的纠纷中,城建东华的归属问题将成为矛盾的焦点。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