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广电内部整合后现尴尬 广电信息仍是空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4日 00:1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 壮 北京报道

  上广电完成内部整合之后,广电电子借5代线可以做强,而广电信息却仍是没有主营业务的空壳,今后的发展还很尴尬,同时不排除被卖掉的可能。

  在停牌4个月后,上海广电集团(下称:上广电)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广电电子(600602.SH)、广电信息(600637.SH)的整合计划近日终于浮出水面。

  5月12日,广电电子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将向上广电收购其所持有的“上海广电光电子公司”62.5%的股权,同时向广电信息收购其所持有的“上海广电光电子公司”18.75%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广电电子将持有光电子的股权增至100%,并拥有完整的第五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业务。

  有分析称,上广电将5代线注入广电电子,是为了增加其融资能力以为6代线融资。对此,广电电子董秘办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曾听说将用于6代线融资,把盈利能力好的5代线注入公司,是为了做强上市公司。”

  5代线的“一石二鸟”

  据了解,广电电子一直受困于主营业务模糊,2007年广电电子的主营产品彩色显像管玻壳共亏2.1亿元,被迫停产。

  广电电子方面表示,为实现公司业务全面彻底转型,公司战略调整加快,广电电子希望能做大中小尺寸显示屏业务。“将上海广电光电子这家公司置入广电电子后,将使广电电子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情况都有根本性变化。”上广电方面的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装入5代线是保证广电电子盈利能力的一个步骤,对于广电电子今年的业绩表现很重要。”广电电子知情人士介绍说,新注入的光电子今年取得较大盈利不成问题。

  那么,同是上广电旗下的三家公司,如果仅仅为了解决5代线注入问题,是否需要4个月时间?

  “这期间,组织架构、人员调整都需要定下来,另外,广电电子吞下5代线后如何运作更是关键。”上述人士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上广电为把5代线注入广电电子,在人事上早有动作。去年11月,原广电电子总裁顾伟民出任光电子公司兼SVA-NEC总经理,这也为整合光电子埋下伏笔。

  顾伟民接手光电子后,便着手改组。针对SVA-NEC5代线良品率较低的问题,今年1月,光电子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重新划分了15个部门,目的就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数据显示,光电子一季度销量270万片,销售收入提高10%,达到3亿多美元,与去年同期增长106%;月均投片数比去年同期增加8%,3月达到历史最好的984K。

  知情人士介绍,当前,光电子的盈利能力正在增强,运营团队来自中国台湾,技术上由日本、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专家联合保障。甚至传出,6代线项目可能会由光电子下面新合资公司接手操作。

  上述内部人士表示,上广电给广电电子注入5代线,将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此举一方面可以做强广电电子,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上市公司扩大自身融资能力。该人士同时透露,广电电子下一步就是定向增发或公开增发,以部分解决6代线的融资问题。

  广电信息的窘境

  除了装入5代线,上广电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事实上,主营业务不清也一直令上广电困惑。同NEC、松下、三星、西门子、三井、LG等合资以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曾是上广电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业界人士指出,现在光电子注入广电电子传递出的利好信息,超过其带来的实际利润。

  “上广电对旗下公司的整合不是就此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广电电子的相关人士表示,“上广电虽然有众多的子公司,却没有更多资产注入另一家上市公司——广电信息。去年,广电信息主营的电视机制造纯利润仅9000多万。”

  5月12日,广电信息把所持有光电子股份出售给广电电子的消息公布后,引起股市看空情绪,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5日线无法支撑,从开盘的9.24元直跌至6.37元,短期还将继续下滑。

  据了解,目前,广电信息以生产自有品牌电视机整机作为主营业务,规模为年产3万台DLP数字光学电视、9万台PDP等离子电视机、200万台LCD产品的平板显示类产品和100万台以上CRT彩电生产能力。不过,整机生产能力与专业厂商相比仍需提升。

  5月15日,广电信息发布稳定资本市场的公告称,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在未来3个月内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发行股份等重大事项。

  由于广电信息董秘办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对于广电信息未来的资源整合问题目前无从得知。但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可以说,广电信息还是缺乏核心业务的空壳。未来将怎么处理还很尴尬。或许,仍将倚仗大股东上广电的整合进行发展,同时不排除被卖掉的可能。”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