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技术产业:中国经济的未来主角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 19:59 《新华商》杂志
中国生物技术已经形成产业,但发展中依然存在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太小;二是产品缺乏创新;三是科研手段落后;四是生产装备落后。现在急需进行产业整合。 文/陈仁政 开始进入产业化 现代生物技术是指借助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信息科学等手段,研究、设计、改造生命系统,改良生物,创造新的物种,或供助工程学手段生产人类所需的生物产品的高新技术。 中国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从1980年前后起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突破,生物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农业、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资源、能源、海洋开发等各个领域,为解决人类的食物、健康、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20年的努力,已经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一批转基因植物如抗棉铃虫棉花。德国科教部认为:1997年世界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已达940亿马克,预计2000年可达1850亿马克。 中国生物技术已经形成产业,截至1997年中国现代生物技术销售额忆达130亿元,约为1987年的50倍,目前中国已有一批转因动植物、单抗诊断试剂、基因工程疫苗等技术产品已获准上市,或处在不同的研制阶段,陆续进入商品阶段。这些生物技术产品对于乙型肝炎、痢疾、恶性肿瘤等的治疗和临床试验都很有价值;对棉花、甜椒、番茄的抗病虫害,耐贮藏,产生良好的效果;对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番木瓜、烟草、马铃薯等作物的转基因试验和商品化都已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些作物的单倍体植株育成了高产、优质、抗逆、早熟、抗病的新品种,到1997年底小麦、水稻的单倍体新品种已增产粮食7亿公斤。中国已经建立了葡萄、甘蔗、梨、棕榈藤、泡桐脱毒快繁生产线。利用胚胎工程提高良种牛、羊的繁殖力已进入商品化阶段。在农业上使用抗生素,防治病虫害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在生物肥料方面,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由固氮菌、磷氮菌、钾氮菌和有机肥料复合制成的微生物肥料,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在传统的发醇产品中,如啤酒、味精和柠檬酸等的生产中应用了生物技术改变工艺,提高质量、简化了后处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诊断肝炎、肠道病、性病、细菌感染的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利用生物技术首创了各种病毒的快速诊断试剂,已在全国推广。利用P53基因蛋白指数诊断各种癌症病变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正处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大发展的初期阶段。21世纪初叶,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将出现一个科研成果进入产业化、商品化的高峰期。 亟待资本整合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太小。全国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不到300家,其中具备批准生产文号并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公司约30家,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更少。二是产品缺乏创新,习惯跟着外国走。三是科研手段落后,材料、方法、技术不能适应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四是生产装备落后,许多反应器、合成装置的分离、纯化、检测、传感、自动化程度都无江满足生物工程的产业发展要求,生物工程产业缺少一个辅助支持体系。五是生物技术产业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企业家很辛苦,从科研开始,生产、协作、销售一竿子插到底。人才、资金等矛盾交叉,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生物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各地农作物的基因转移和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育苗、基因治疗、生物肥料、用于发酵的基因工程菌种、疾病诊断,所有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都与人民的生存、饮食、健康、疾病发生直接的关联。这13亿人口的生存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需求,就是生物技术的巨大市场。因此,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应做如下的战略思考:政府从科研经费上给予发要的支持;高等学校生物系科的设置和研究生的培养上给予充实;对生物企业的贷款、税收和风险投资给予必要的帮助;机械仪器制造业对生物技术的产业所需装备的研制应予以加强和协调;对转基农作物、动物、禽类、食品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简科研单位应考虑采用生物技术取代某些传统工艺的可能性。可以预期在2000年前后生物技术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