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米价创纪录达1000美元/吨(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9日 00:18 上海商报
-国内 市场相对独立且库存充足 实际上,除了大米之外,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价格都纷纷上扬并创下历史纪录。国际农产品通胀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国内受到的影响目前来看相对有限。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的价格分别上升98.2%、24.6%、79.1%和20.2%,而同期的国内粮价上涨了5.7%。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如果说国际粮价的上涨是在“大步前进”的话,那么国内粮价也还只是处在“小步慢跑”阶段。 中国大米网分析认为,总体上说,中国大米价格可以保持稳定,南方个别地区的早稻价格甚至还存在稳中下跌的可能。中国米价似乎没有“随行就市”。 3月底,正在老挝访问的温家宝总理表示,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对中国的粮食供应影响有限。目前中国大米库存量充裕,达到4000万-5000万吨,而且中央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4种直接补贴等,可以促进农民增加粮食产量的积极性。另外,中国的大米供应,主要是依靠自己,而全球的大米市场供应量,不及整个中国大米供应量的一成。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首先,此次国际米价上涨,受到影响的主要是那些依赖大米进口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菲律宾、中国香港等。中国内地的大米供给并不依赖国际市场,米价自然不会随之上涨。其次,中国的粮食连续4年增产,库存非常充裕。“中国目前的情况和国际市场不大一样,东北有些地方还存在卖粮难的问题。”李国祥说,第三,中国很重视粮食储备问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总体比较高。市场上进口大米价格的上涨,对国内大米整体价格的影响几乎可以完全忽略。 ◇新闻分析 全球通胀趋势不改 粮价仍将坚挺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国际米价迅速上涨,是因为国际大米市场的供需情况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状况,这种不平衡又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而究其根本还是全球通胀导致,反过来粮食价格上涨又加剧全球的通货膨胀。 具体来说,全球气候反常与变暖造成世界产粮区遭受自然灾害,大米等农作物产量大幅减少,特别是世界几个主要大米生产国,如越南北部地区的雪灾造成当地大米供应不足,需要从南部运去大米救急;同样由于遭受自然灾害,印度的大米产量也大幅减少。 这些国家限制大米出口也与其国内严峻的通胀形势有关。如在过去半年中,越南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升幅惊人,3月CPI同比上涨19.39%,食品价格更是上涨到惊人的30.64%。亚洲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正面临同样的问题。 油价上涨对大米价格的影响不亚于气候问题。近年来,因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世界各国纷纷发展替代能源,不断增加种植可用来生产替代能源的农作物,如玉米、甘蔗、油棕等,这些作物的价格近两年来随着油价的暴涨而水涨船高,从而使原有的许多稻田被用来改种能源作物,导致大米产量下降。另外,米价上涨使一些粮食进口国急于采购大米,这也是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供不应求的原因之一。 国际粮价上涨也存在“中国因素”。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说,除了前文提到的三道禁令外,昨天又有消息称,为保证国内春耕需求,财政部要求4月20日至9月30日在使用化肥的旺季内,所有出口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现有出口税率的基础上,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这是中国今年以来第四次调整化肥类产品的出口关税,也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整。 中国粮食问题并非没有隐忧 中国大米网摘自郭松民的一篇评论认为,尽管从当前情况来看,国际粮价的上涨对国内冲击较为有限,但中国的粮食问题也并非没有任何隐忧。 文章认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中国的粮食由相对充裕转向相对短缺、甚至绝对短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主要理由有这样几点:一是粮食生产成本仍在明显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的飞涨带动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二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相对不足,与此同时,农业技术的改善对提高粮食增产的边际效用已趋近于零;三是我国也存在用大量粮食制造生物能源的现象,而这也正是导致去年食品价格上涨的一个直接原因。 除此之外,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存在其他隐忧。比如近年来,尽管中央已经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但在房地产业高利润的诱导下,这条红线也变得有些岌岌可危了。另外,还有难以预测的天灾等因素,以今年为例,雪灾的灾面积达到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粮食减产基本已成定局。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