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请辞 青岛海尔三高管股权激励落空(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 01:40 21世纪经济报道
股权激励悬念 王召兴、张智春、张世玉都是青岛海尔的元老级人物,而且在2006年,青岛海尔制定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草案中,王召兴作为公司副董事长将得到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7%),仅次于董事长杨绵绵的300万股;而张智春、张世玉也分别得到100万股;原董秘纪东则将获得80万股,按照公司确定的7.63元/股的行权价格,这些高管都将身家超过千万元。 然而随着他们的这次请辞,其本应得到的股权激励将面临失去。 作为青岛海尔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者,上海荣正董事长郑培敏告诉本报记者,“由于2007年6月开始证监会展开了为期半年的上市公司专项整治,原来的股权激励方案审批到今年1月才恢复,但是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价与一年多前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出现了美的电器大幅度提高行权价格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海尔目前的股价已经下降到2007年3月的水平,所以要按照原来的7.63元的行权价获得通过的难度不大,但是具体的激励人员随着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变动将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变动,王召兴、张智春、纪东和张世玉的辞职相当于放弃了股权激励的权利。 根据当初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青岛海尔激励对象行使已获授股票期权有着严格的条件,其中公司业绩必须满足三个条件:2007年至2009年度净利润增长率较前一会计年度不低于1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虽然此次股权激励的标的为一次性授予,但需要分三期来行权。在股票期权授权满一年后,第一个行权期的行权份额上限为40%;第二个、第三个行权期的行权份额上限分别为30%。 根据平安证券的调研报告,2007年青岛海尔的净利润有望达到8亿元,2008年更预测在10亿元左右,连续两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都在30%左右,显然青岛海尔依然将保持主营业务的高增长性,完全达到了股权激励的条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岛海尔一向稳定的高管队伍出现的大规模辞职,甚至主动放弃股权激励,这背后的确令业界感到蹊跷。 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6月开始海尔集团展开了一场将持续三年的大规模流程创新,而且第一次聘请咨询公司和引进“外脑”,包括惠普前高管陈广乾都出任海尔集团的首席信息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延续了十几年没有大变动原核心管理团队也将面临一场变动,因业绩问题导致的王召兴、张智春的出局似乎只是个开始。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