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煤化工的外资魅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 11:1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外资巨头大举进军中国的煤化工产业,除了市场的广阔空间,还是中国的独特吸引力——廉价的劳动力和宽松的法规

  对于中国煤化工业的热潮,外资也不甘寂寞。

  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使得煤化工成为最吸引外资的领域。据统计,自2006年开始,包括英美资源集团、美国GE能源集团、壳牌、道达尔、陶氏等国际巨头投向中国煤化工产业的资金总额已高达3820亿元人民币。最近的一笔,是2007年12月21日,美投国际集团煤业投资控股公司与云南煤化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前者出资3.747亿元参与煤制氨项目。

  由于中国不允许外资投资矿产资源开发,投资中国的煤化工项目成为一个变通的做法。而合作的方式,大多以转让技术和技术入股为主。

  通用电气(GE)、索斯泰克、环球油品(UOP)、鲁奇(Lurgi)等国际公司也抓住机遇在中国推广他们的煤气化和MTO等技术。2006年9月,全球公认的煤制油领域的领军者——南非Sasol公司,在北京设立Sasol中国公司,其主要工作是实施在中国的两个煤变油项目的第二阶段的可行性研究。Sasol拟在中国建设的两个煤变油工厂,一个在陕西榆林,合作方为神华集团,另一个在宁夏宁东煤化工基地,合作方主要是神华宁煤集团。这两个项目拟建规模都是日产8万桶煤制油。2008年,陶氏化学公司在中国的一个工厂将建成投产,该厂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用于涂料和食品甜味剂的化工产品。此外,陶氏化学公司还与神华集团合作开展了“煤变塑料”研究。

  另外,矿业公司英美资源集团也考虑在华上马煤化工项目。其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蒂莫西维尔表示,在中国建设自己的煤化工项目是西方公司保持住其竞争优势的一条途径。过去10年中,欧洲和北美化工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被亚洲竞争对手所抢占。目前亚洲的化工产品需求正在迅猛增长。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宽松的法规意味着,这里煤炭气化工厂的建设成本只有欧美地区的三分之二到一半。

  蒂莫西维尔点出了外资在中国大力投资煤化工的一个特殊因素,环保要求的低门槛。

  在所有的化石燃料中,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最大,而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在北美和欧洲,人们担心煤炭气化项目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关项目的推进遇到很大阻力。

  美国政府虽还没有对全国工业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总量限制。但分析人士认为,出台此类限制的未来前景以及煤炭污染的恶名阻碍了煤炭气化在美国的发展,使其发展规模不及中国。

  美国咨询公司的技术主管爱德华格拉泽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人们在环境和安全方面一直对煤炭心怀疑虑,所以煤炭的名声不怎么好。

  日前,陶氏化学公司一位负责人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一批计划进军中国煤化工产业的西方公司都在考虑采取措施抵消或储存煤化工项目将产生的温室气体。一种可能是将二氧化碳深埋于地下,不过这种技术很大程度上还没有经过检验,而且造价昂贵。煤炭气化项目在中国往往能很快获得批准,政府在审批这类项目时较少有对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顾虑。

  而这些外资机构对投资中国煤化工项目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吸引外资,往往会为这类项目的审批开通快车道,并帮助企业落实项目所需资金。

  目前的现状是,虽然中国政府赞同有必要减少碳排放,但更倾向于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使用更多替代能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用电气能源集团(GE Energy)的煤炭气化业务总经理约翰拉韦勒(John Lavelle)表示,一座煤炭气化工厂在中国只要24至32个月便能建成投产。这在北美和欧洲是不可想象,在那里往往要经过旷日持久的环境论证。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