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荒进京 两巨头逼宫料难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 10:10 经济观察网
网络版专稿 记者 梁盛 “油荒”已经慢慢从南方延伸到了北方,连“首善之地”北京的市区也难以豁免。3月26日,北京市内多个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加油站依然没有柴油供应。现在,海淀区只有清华西门加油站、朝阳区只有酒仙桥加油站仍在时断时续地供应柴油。 但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的说法却与现实大相径庭。3月24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内成品油资源充裕,可以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 而中国化工信息网上公布的信息说,3月份中石化汽柴油全国外采总量计划环比减少约20%至95万吨左右,原因是中石化的整体库存已处于高位,尤其是柴油库存,因此整体外采意愿偏低。 一边是库存充足一边是供应不足,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呢?“这次‘油荒’是两大石油集团的一次逼宫,目的是要迫使政府提高成品油价格”中原证券研究所的王向升对本网记者说。 两巨头“逼宫” 据广州石化经理冯建平介绍,目前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在100美元/桶以上,广石化主要靠进口原油加工,以每桶原油进口价105美元计算(一吨约等于7.3桶),原油价格就达到了700多美元/吨,而柴油价格也就5070元/吨,目前生产一吨柴油要亏损1000多元。 3月20日,中石化发布公告称,已获得财政补贴123亿元。但这对弥补中石化炼油的损失是远远不够的。 中石油07年年报显示,由于国家对成品油的宏观调控,在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受此影响,中石油的炼油和销售板块07年亏损206.80亿元。而中石油在对国内成品油供应上贡献是要小于中石化的。中石油的原油基本上都是自产油,相对来说成本较低。而中石化有72.5%的原油靠进口而来,在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中石化的炼油成本也会随之高涨。由此看来,中石化在炼油上的亏损远远高于中石油,区区123亿能弥补的只是冰山一角。 油价“倒挂”,石油公司炼油亏损,当然就减弱了它们成品油供应的动力。但是对于“逼宫”,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的高级研究员管清友却认为,“总公司或者石油公司的高层是不可能这么做的。问题可能出在下面的炼油厂上,这些炼油厂少炼一些或者多囤一些就会形成‘油荒’。而且总公司对此也不好管理。” 为此,两大石油巨头已经上书发改委要求提高成品油价格,并减免成品油进口关税。但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成品油价格上升可能会导致现有的通货膨胀形式更加严峻。从大局上来说,发改委应该是不会同意成品油提价的。如果提高成品油价格的要求不能满足的话,两个石油巨头会再次申请要求缓缴石油特别收益金来冲抵损失。 据中国化工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主营炼厂亏损程度在500-1000元/吨左右,照此计算,按两大公司每月分别1400万吨及1000万吨左右的原油加工量计算,两大公司每月的亏损约在100亿左右。如能缓缴石油特别收益金中石化每月少缴的金额可能在40亿左右,中石油则在90亿左右。 “这次‘油荒’是两大巨头和政府之间的较量。一边要提价,以保证自己的企业利益,一边要压价,以保证国民生活的稳定和控制CPI的走高趋势。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国家组建的国有垄断企业。这样的企业本身就应该担负着为国家利益牺牲企业利益的责任。” 王向升说。 但管清友则持不同看法,认为“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垄断巨头,既是国有企业,也是上市公司,它们不仅要保证国家这个最大股东的利益,也要兼顾其他股东的利益。” 价格放开尚早 他们的一致意见是,在目前情况下,成品油价格确实需要管制。但目前能源管理的职能放在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发改委内部设有能源局。这是一个司局级单位,编制只有30人。而事实上,能源行业长期处于电监会、发改委、商务部等多头监管的状态,且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公司等大型能源企业,以及电监会等专门的行业机构,都是部级或副部级建制。这导致长期以来,从行政制度和管理权限上,发改委能源局根本管不了这些机构或企业,更谈不上系统协调、调配资源。 在最近的能源管理机构改革中,设立了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国家能源局。改革之后,国家能源局的级别确定为副部级,级别高于原来的发改委能源局。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新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被问及能否参加能源价格的制定时回答:“现在属于磋商阶段,现在说的都是不算数的。”当有人问到,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政府可以更多地利用价格机制来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时,张国宝的回答是,国家整个经济运作的方式,最终应当按照价格规律办事,做到根据市场的供需决定价格,但是这个时机要根据国家和社会能够承受的程度循序渐进。 此种观点与大多数经济能源专家和经济学家不谋而合。管清友认为,造成“油荒”的原因,就是市场上缺乏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市场没有放开。他说,把油源都抓在自己手里,对国家是不利的。引入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内的多元化竞争主体才是出路。 王向升也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是彻底消除“油荒”的关键。但实行这个制度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能源法的成功颁布,二是国家对价格消费指数的成功控制。目前情况下,放开价格还为时尚早。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