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乳业新门槛:淘汰200吨以下规模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04: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龙丽

  继将乳品行业由过去的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后,发改委再度出手调控乳制品加工行业。

  3月19日,为规范乳品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引导生产企业合理布局,发改委发布《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该《条件》将从4月1日起正式实行。

  该《条件》对新上加工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准入条件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其中,新上加工项目,不仅要求与周围已有乳制品加工企业距离在60公里以上,还要求加工规模为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200吨以上,并且需要有固定并与加工能力配套的奶源基地(已有原料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30%;乳粉类生产企业所用原料50%以上为生鲜牛/羊乳;液体乳生产企业所用原料乳全部使用生鲜牛/羊乳)。

  至于改(扩)建项目,要求新增加工规模为日处理原料乳能力100吨以上。此外,发改委还对配套奶源基地、配套机械化挤奶站、加工能力布局、环保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我们测算过,一天处理200吨原料奶的加工能力,没有一两千万的投入发展不了。”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说。他认为,仅此一条,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就被拦在了中国乳品加工业门外。

  而发改委此番发布《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背后正是中小型乳品企业蜂拥而入的市场乱局。据记者了解的情况,由于我国原料奶收购机制不够健全,加上去年我国进口奶粉数量大幅减少,导致奶源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各地高价哄抢奶源。部分一度亏损甚至停产的中小企业趁机重新杀回乳品行业。

  据发改委一位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乳品行业的中小企业迅速从1600家增加到2000家。不仅如此,在全行业的100亿元投资中,新开工项目就占据了91亿。

  这些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回归直接导致了产能过剩。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产量大概有3000多万吨,但产能却达到5000多万吨左右,部分省份产能过剩程度甚至达到40%~50%。

  “这些新进小企业不仅与大企业争夺奶源,还扰乱了市场价格,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国内一家大型乳品企业的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

  按照发改委公布的内容显示,乳品企业新上或改(扩)建乳制品加工项目,必须符合上述相关准入条件,才由省级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按准入条件审核并办理核准文件。在核准生效前,城乡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工商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都不能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同时,发改委方面要求,优化增量,调整存量,逐步淘汰加工规模为日处理原料乳能力20吨以下的生产装置。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企业)依法予以取缔或实施关闭。

  对此,王丁棉认为,上述《条件》出台后,中小乳品企业的发展命运将面临挑战。而并购,将成为中小乳品企业的一大出路。关于这一点,发改委在发布的《条件》中,也明确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

  “现在国内有2000多家中小乳品企业,如果兼并掉30%-50%都是很合理的。”王丁棉说。而这将给正在向全国扩张的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带来机会。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