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车市涨价风难吹降价潮暗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1:03 南方日报

  3月,不少新车上市并纷纷登陆东莞。许多消费者发现,最近上市的新车普遍价格偏高。无论是新车型还是改款车型,许多都超出了消费者预期的价格。消费者普遍表示,估计这大概是厂商的“高开低走”的策略。大多数准车主对于新车型持观望态度。

  车价能在高位维持多久?汽车行业是否会集体涨价?记者就此采访了东莞多家汽车经销商,业内人士大多表示车价上涨可能性不大,但由于成本的提升估计后市汽车降价也不会像往年一般大张旗鼓。

  降价潮真的等不到了?

  最近关于汽车涨价的声音屡屡响起。一时间,关于汽车涨价的阴云笼罩着整个车市,有车主开始担心,汽车价格会不会随着物价的上升而水涨船高?“CPI涨幅屡创新高、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涨,我们消费者也都知道,不过还是不希望车价会涨。”正打算买标致两厢307的车主李先生显得比较理性。

  往年的3月,车市早已是“降声一片”了,而今年此时,零星的降价星火只在自主品牌中蔓延着。于是,“汽车因为制造成本上涨而可能涨价”的声音陆续传出,有人甚至称,今年涨价将取代降价潮。

  在铁矿石大幅度涨价、部分城市排放标准提高、市场供求一度失衡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车企在3月前后降价已经完全没有往年那般出手阔绰了。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有厂家负责人开始大肆鼓吹汽车成本的提升来渲染涨价气氛。据称,受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国际钢材的价格也不断走高,而汽车是用钢大户,钢材占到总成本的50%以上。综合各种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因素,汽车制造的成本至少有5%—10%的增加,而这种增加的趋势还在继续。

  吉利汽车经销商新华利车行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高经理却认为,车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据介绍,汽车原材料成本在去年就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但在这种前提下前两年汽车价格依旧不断下降。据高经理分析,汽车价格目前根本没有到达成本底线,很多车型依旧存在一定的价格空间,之所以在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仍能降价,就是因为汽车生产还有利润空间。

  “因为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降价潮,所以人们便想到了涨价”,对于车市出现的涨价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告诉记者,汽车涨价其实是毫无理由的。据分析,虽然节前有部分进口车因成本、汇率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但这绝不代表车价会停止下降的步伐。

  部分车型涨价影响不了全局

  “目前小部分车型出现涨价,这只能是短期行为。因为99%的汽车品牌不具备降价实力。”东莞东神车行大兴店的销售部经理赵先生告诉记者,出现车价的上涨,也仅限于极个别品牌旗下的热销车型。

  说汽车价格上涨可能性有限的理由还在于现阶段热销车型加价周期的明显缩短。来自广州本田经销商聚成车行的最新消息,年初刚上市的第八代雅阁在上市之初因为产品热销而需要加价数万元才能提现车,但时隔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款备受关注的新车已经不需要加价了,目前购车可以直接提车。和去年卡罗拉加价提车维系长达半年的情况大不相同,广州本田2008年重头新车的加价周期明显缩短了。

  也有经销商认为,原材料的上涨可能导致售后零配件价格的提升,但车价就不大可能涨。汇天源车行市场部负责人扈娟告诉记者,汽车价格向上涨的可能性应该不大,近期该车行旗下的车型价格稳定,在价格优惠上并没有出现缩水现象。而聚成车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经济型车以及微型车受到的影响比较大,降价空间会更有限。而厂家由于物价上涨的影响而导致利润下降,预计大部分车型的优惠幅度不会像以前那么大了。

  新车改款车闹市促老车型降价

  3月,不少新车型登陆东莞。半个月的时间里,东莞车市接连上市了十余款新车,其中包括新威驰、标致307两厢、铂锐、新森林人、荣威7501.8T等10多款新车,加上2月份上市的近10款新车,车市竞争忽然激烈了许多。

  新车上市带来的直接冲击迫使老款车降价,从2月底开始,以自主品牌“领衔”的新春第一波降价潮拉开了序幕。海马福美来最高降价8000元;比亚迪F3近日巨降5000元至1万元,原来配置最高的豪华型车现在售价最高已低于10万元;2008款奥德赛全系车型指导价在2007款奥德赛基础上下调5000元,凯越最高优惠3万元;风行菱智最高降价1.2万元;丰田普锐斯最高优惠2.24万元;热销车型卡罗拉最高优惠6000元等众多优惠信息充斥着整个汽车市场。

  记者发现,于本月上市的10多款新车中,改款车、两厢车占了相当分量。其中标致307两厢、新蒙派克、新凯迪拉克CTS、新威驰、运动版卡罗拉、荣威7501.8T、新马自达3两厢8款新车都属于改款或两厢车。这些改款车面市之后,以前的老款为了给改款新车让路,也纷纷或明或暗地降价让利。这无疑给想买老款车的许多消费者带来实惠。

  东莞市资深汽车人士贾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所有商品都在涨价,只有汽车在降价。因此,汽车长期降价不符合经济规律。理论上汽车有涨价的必要。但是目前大多数准车主的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价格是他们买车的首要标准。车价成了最敏感的因素,正因为这样,所有的汽车厂家都会很谨慎,不会贸然地提高车价,去充当这个先锋。因为走错一步棋,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