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尔卡萨帝冰箱登陆中国 加强全球战略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13:34 PRNEWS.cn中国商业电讯
    山东 2008-03-17(中国商业电讯)--无论全球化还是世界级品牌这些令人激动的词汇,被多少次高调地抛向天空的瞬间,是那么色彩绚丽、引人瞩目,如果最终没有在现实意义的竞争土壤上开出真正的花朵——创造出具有超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这一切就都是烟花,只能于绚烂之后悄无声息地破没。我们已经看过多到数不清场次的这种烟花表演。 


抽屉式设计、不锈钢外观的卡萨帝美式对开门冰箱受青睐

    当卡萨帝系列变温对开门冰箱登陆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开始亲身感受到海尔冰箱(600690)在异国土壤上开出的奇葩之魅力。 

    2008年2月23日,中国青岛港。一艘一个月前从美国查尔斯顿港口启航的轮船缓缓靠岸,在庞大的集装箱里,装着特殊的进口商品:由海尔美国工厂制造的变温对开门冰箱,卡萨帝系列。 

    走进产品神话时代 

    在过去十多个月的较长时间里,包括当下,福布斯、商业周刊、财富等世界知名媒体皆为iphone挥毫泼墨;诺基亚、三星等主要手机厂商都针对iphone发表评论;股市热情洋溢;人人都在谈论iphone;苹果公司限定每人的iphone购买量;美国几乎所有的苹果专卖店以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营业厅门外(后者是今后5年iPhone在美国的独家运营商)门口满是凳子、席子、帐篷,这是苹果的“粉丝”在此安营扎寨,准备抢购期待已久的iphone。 

    这一切的起因都缘于一个公司的一款产品:苹果公司的iphone。 

    3月5号的《福布斯》刊登分析文章说,尽管面临诸多质疑,但苹果仍然有望在2008年完成1000万部iPhone手机的销售目标。 

    所有这些传颂的都是同一个产品创造的神话。这样的神话已经在几年前上演过。苹果上一次推出的ipod,六年间卖出去1亿多个,把整个MP3市场打得七零八落。甚至更为有趣的是,据传微软80%的员工都用ipod,导致比尔•盖茨本人出来澄清说,我没有用ipod,我真的没有用ipod。 

    然而产品又绝非产品本身那样简单。产品是企业所有智慧、商业模式、操作层面的综合力量的集中体现。就像按照乔布斯对于iPhone的规划,iPhone不仅是一款智能手机,更是一个开辟新市场的利器、一个开创新一代设备、服务和信息系统的跳板、是对各行业之间的力量的重新分配。 

    而中国公司显然需要这样的产品神话。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企业家们被认定为都是一群拿来主义的信奉者,原因是他们从屡次发达国家买来生产线、买来技术,但是最终却并有创造出新的产品与服务。换而言之,他们进行的仅仅是一场“技术平移”运动,充当的仅仅是搬运工的角色。甚至于很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也被认为仅仅是在进行着另一种方向的“技术平移”。 

    海尔冰箱正在试图结束这种漫长尴尬、遭人诟病的历史。 

    全球150多人研发专家组成“多国部队”历时两年的努力、美国市场替代传统对开门冰箱的全新产品、全美第二大连锁路斯的主推产品、惟一全美发行的主流报纸《USA Today》誉为“走向变温时代”的产品……事实上,这款冰箱最独到之处当属它是美国市场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它的出现,给美国人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随心所欲”是海尔卡萨帝冰箱带给消费者的最人性化的价值所在,在以崇尚自由著称的美国人看来,这毫无疑问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理想生活方式。因此美国消费者无比忠诚于这款产品。 

    卡萨帝并不是惟一的花朵。海尔法式对开门冰箱已经被GE模仿;在印度,售价高达14.5万卢比(折合人民币2.75万元)海尔法式对开门冰箱在价格上已经成为超越惠尔普、西门子、三星等世界品牌,价格是其两倍之多,重新定义了印度冰箱市场的高端产品。在中国,海尔法式六门冰箱成为最畅销型号第一名,这是在价格竞争的中国市场上,首次出现高端产品成为最畅销型号,彻底颠覆“低价畅销”的历史。 

    《商业周刊》发布的权威调查说: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获得了相当的认可”。 

    海尔正在静水潜流般地缔造着产品神话:刚刚过去的2007年里,海尔在全球售出1000多万台冰箱,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一名用户用最忠实的购买行为认可海尔。 

    中国市场上的明朗前途 

    在青岛的一家商场的家电区,一位来选购海尔冰箱的美国海归人士意外地说:“我刚从美国回来,看到这款美国原汁原味的冰箱,令人惊奇,没想到在中国也能买到美国原装的冰箱。” 

    当人们依然用“在全世界的著名企业都将工厂转移到中国的大趋势下,海尔却从美国进口冰箱,成本是不是很高?”这一价格层面的固有问题质疑海尔从美国进口冰箱之举,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梁海山的回答充满独特智慧:“海尔将全球市场分为7个大区,每个大区都为独立地全球运营,美洲区同样要面向全球竞争,向中国进口冰箱,这既是美洲区的全球战略,也是海尔冰箱为实现卓越运营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梁海山一语中的:从美洲区进口的海尔冰箱与中国区的冰箱完全不同,其目标是共同竞抢更多的中国高端消费者。 

    海尔将其在美国市场成功的产品拿到中国市场,这意味中国消费者将使用上全球最好的对开门冰箱。数字华夏首席分析师对此分析认为。 

    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Hay的中国区总裁陈玮的观点认为,中国企业未来最大的前途其实还是在中国市场,针对本土市场的创新不足的缺乏将成为阻碍他们进步的最大障碍。 

    而一个至关重要的变化是,时下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能力充满变数。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转变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然而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曾表示,“只有真正启动了农村消费市场,中国经济才有望保持20年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姜风的表达更为直白:未来最成功的家电企业将是那些成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据此观点,海尔冰箱将在未来更加成功。因为海尔冰箱从来都没有忽略三四级市场,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产品下乡,早已完成进军三四级市场的布局工作。 

    除了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海尔冰箱对本土市场的把握具有更加“面面俱到”般的无懈可击。 

    后记: 

    服务之树长青 

    当我们每一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就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一份子,这种转变使得我们不断地需要购买自己的生活所需用品。烦恼的过程开始随之展开:在不间断地遭受着劣质产品带来的伤害之余还要再度承受更加恶劣的服务所带来的伤害,作为弱势的消费个体的单一的我们开始切身体会,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具有海尔品质的企业,一种对客户“真诚到永远”的可贵品质。 

    海尔盛开的不仅仅是产品之花,更着眼于服务之树长青。所谓好的产品是不需要售后服务的,这一论断更多被当作销售时掩盖服务不足的一种措辞,其背后因为类似企业狭隘地理解了“服务”的内涵。事实上,“服务”有着广阔的涵义。GE前CEO韦尔奇认为:服务就是一切。这其中包括产品企划前的调研、精益生产、售前准备、售中介绍、售后服务等,由此而言,服务是贯穿企业全流程的一种为顾客负责的行为。海尔因此而始终坚守“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 

    海尔“真诚到永远”,在经受住了漫长的时间历练与消费者千百万次的考验之后依然岿然不倒,并且更加完善,因为难能而更显可贵。服务早就成长为海尔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而在海尔,服务是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积极把握。如果没有对消费者的服务之心,好的产品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就像如果没有尊重美国消费者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就不会产生卡萨帝一样。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与众不同都以个性、另类为内涵。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动物,沟通与尊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以沟通与尊重为核心的服务具有永恒长青的人本土壤。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