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自行车租赁:博弈在营利与公益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0:07 经济视点报

  自行车租赁基于社会公益性的考虑,必须平衡营利与公益,体现出合理性。一旦营利与公益天平的平衡不复存在,那么民众对新生事物也将失去应然的渴求。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 婷

  几乎是不约而同,3月2日到3月4日,一前一后时隔两日,两家自行车租赁公司分别在网上高调宣布,全面进军郑州市场,欲在绿城掀起一场自行车“免费租赁”的旋风。

  众所周知,如今城市的车辆拥挤、道路堵塞、交通不畅带来的出行难问题成为城市病的病灶之一。虽然市政管理者绞尽脑汁,然而都无法完善地解决问题,自行车租赁市场也就“应景而生”。

  然而,自行车租赁尚属新生事物,这对于郑州广大市民来说,多少有些惊奇、出乎意料。“以租代买”、“随用随取”的全新“公交自行车”模式能否走远?

  两公司相中郑州市场

  3月7日,在第二届中国郑州电动车展上,记者见到了郑州和谐自行车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君龙的身影。

  “在本月中旬开业时,首批500辆自行车将正式投入运作,到时候一定会给郑州街头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江君龙对自行车租赁业务信心满满。

  “每一种生活新潮流都会带火一些行业,每一个新型项目也将会吸引投资者的目光,竞争在所难免。”江君龙对竞争者也早有耳闻,表示对手的实力也不容小视。

  原来,江君龙口中的竞争者来自上海,是国内自行车车体广告载体的首创者——上海龙骑天际国际传媒。2008年伊始,公司将自行车免费租赁市场作为新项目的运作,已经在济南、杭州、上海开始启动操作。

  “我们已经向郑州市政府提交了《公共单车免费租赁项目》调研申请报告,等待有关部门的批复。”3月10日,来郑已经一周的上海龙骑天际国际传媒公司市场高级督导赵华说。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租赁点增设、车棚建设等问题就似一条难跃的鸿沟横在投资者的面前。”江君龙说,出于现实的考虑,他们放弃最初要在市区筹建立体车棚的设想,而是在市区非主流干道选择租设8个门面房,在校园、商场租赁车棚的形式,筹集了30个租赁网点。

  而且,一般来说,租车和还车的地点不会刚好是租赁者的起点和终点。如果自行车租赁网点少,市民为了租车、还车,还要额外跑路的话,那“方便快捷”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自行车租赁遇冷的状况也就可以预见了。

  两种模式的PK

  “我们推广的免费租赁模式是市民只需交300元押金办张自行车卡,就可以在市区任意网点刷卡取车,租车者4小时内免费骑车,4小时之后每小时仅收取一元钱。”

  “目前社会的诚信体系尚不健全,收取押金也是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划定4小时的时限,则是为了使自行车得到较好的循环使用。” 江君龙解释。

  “我们是依靠开发自行车车体广告的收入来保障‘零收费’的实施,在车筐、护瓦、塑料板上覆盖广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都是我们潜在开发的客户资源。”江君透露,目前已经和几家中小企业签订了广告投放意向书。

  而上海龙骑天际国际传媒公司的租车程序略有不同,“市民无需花费一分钱,就可以把自行车骑走。”赵华对公司的“免费租赁”进行了描述:租车人只需提供相关证件进行登记后,领取一张“诚信卡”即可免费使用自行车。如果租车人在指定的时间内超时未还,或恶意不还,其诚信度就会被扣除,一年内超过三次者将不能再继续享受这一服务。

  “无论自行车租赁公司采取何种营运模式,它们都是将车体广告和自行车租赁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车体广告的出现,不仅将一个新生媒体展现在民众面前,也为自行车租赁业的发展拓宽思路,给予了生存的源泉。”河南财经学院广告学系副教授王鲁昌说。

  平衡公益与营利

  虽然自行车租赁在国外早已不新鲜,但是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新事物的发展需要制度的保证、长期的磨合来共同实现。在国内,如何发展自行车租赁业务,同样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自行车租赁公司的出现,正是对政府利民便民服务的补充。政府部门可以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交体系,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来打造,由政府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河南财经学院副院长李鸿昌说。

  同时,他也给自行车租赁业务的发展指明了另一条道路。自行车租赁公司提供工具、服务,形成完善的租赁网络,政府部门对项目给予一定条件的支持,如减免公共场所租赁点费用等将行业的营利性与公益性统一起来,将政府与企业结合起来,达到良性的互动。

  “在中国,自行车租赁的做法也处于摸索阶段,还有不少待改进之处。但既然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就必须依据市场规律办事,如若不然,半路夭折也不是没有可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保佑说。

  由此可见,面向社会服务的公益行业也可以营利。但是,基于社会公益性的考虑,其营利必须契合社会现实,平衡营利与公益,体现出合理性。一旦营利与公益天平的平衡不复存在,那么民众对新生事物也将失去应然的渴求。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