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拷问铁矿石谈判:远水难解近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5: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进

  今年铁矿石价格,其涨价幅度之高大大打破国内钢铁厂商和研究机构的预期,更在国内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为钢厂和下游企业的盈利倍添压力。在反思此次铁矿石价格为何不落反涨、反思宝钢话语权被日本厂商“暗算”的背后,一种思路认为,中国国内过低的产业集中度是导致国内厂商无法齐心协力与国际矿石大鳄抗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迅速提高产业集中度,加速国内钢铁巨头的合纵连横,才能在未来的铁矿石谈判中将连涨势头打压下来。

  但日益增多的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国内产业集中度连年走低的事实与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并存的情况只是表象,二者之间并无根本联系更无因果关系。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对今年铁矿石价格上涨对策的回应中,也没有提及借提高产业集中度应对的途径,他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寻找中国钢企未来的应对之道:在微观企业上,“希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并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宏观行业上,“从战略考虑,建设以铁矿石和炼焦煤长期稳定供应的原燃料供应产业链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需要。”

  安信证券赵志成认为,铁矿石谈判的结果虽然令人沮丧,但其缘由却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国际通胀压力增大、全球钢材供应偏紧钢价持续走高、海运费难以打压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单纯以提高集中度来作为主要应对手段,暂时难以见效。

  更多的分析师则认为,我国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能达到与铁矿石巨头的垄断程度亦即75%左右,其过程将十分漫长,“短期内不切实际”。以我国自2000年以来8年间的产业集中度变化数据看,在2000年我国前十家企业所占比重尚有49%,而2004年已经降到了34.7%,2007年方才有所回升到36.8%,在复杂的产业环境没有根本性改观、过去发生的几大钢铁巨头兼并案基本均由政府推动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将集中度快速拉高从而在矿价谈判中增强筹码,谈何容易。

  此外,目前包括中国钢企在内的全球钢企集中度,也与铁矿石产业形成的垄断根本不成比例。世界铁矿石生产的高度集中众所周知,全球75%的铁矿石生产量和贸易量都集中在世界前三家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手中,造成供方企业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并对供需关系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而且这一“寡头趋势”目前还在加速,不仅必和必拓提出了收购力拓的方案,淡水河谷也在野心勃勃企图收购瑞士矿业巨头;但与之相比,目前世界前五大钢厂所占全球市场份额仍然不足20%,即使中国的钢企集中度有效提高了,世界范围内的集中度不能攀升上去的话,依然与谈判对手缺少对等筹码。

  因此,真正有效应对铁矿石价格屡冲新高的并购手段,不是简单的钢铁业合并同类项,而是要瞄准资源供应链的有效并购,这一点已经在张晓钢的谈话中表露无遗,他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应加大对外投资办矿的力度,通过投资控股或参股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炼焦煤资源基地”。事实上,这种同时提升上下游集中度的购并路径,已经被日韩欧美等企业证明行之有效。米塔尔在缔造其钢铁帝国的过程中,选择的往往不是新建的钢铁厂,而是拥有原材料资产的企业,从米塔尔的收购路线上可以看到,其方向一直是往原材料发展,子公司遍及南美、东欧、西欧、南非,其中在墨西哥的企业拥有高达1.6亿吨的铁矿储量,在塞内加尔的企业则拥有铁矿储量7.5亿吨。目前,安塞乐-米塔尔的铁矿石自给率已经达到50%,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到60%,而日韩等企业也在加速海外资源开发,日本每年进口铁矿石1.3亿吨,海外开矿额度却也达到了0.74亿吨,在澳大利亚的24个主要铁矿中,8家有日本公司作为主要股东。

  所以,我国未来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的举措,不仅是国内拥有矿山资源企业和拥有规模产能、高附加值产能企业之间的强强联手,更应进入全球并购市场,寻找拥有销售市场和矿产资源的并购猎物,如此方可一方面寻求对上下游产业定价话语权的扩大,一方面完善产业链,降低企业各个环节的平均成本。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