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15:51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医用包料上涨,行业面临洗牌

  相较于药品原料的缓步上涨,开年以来,药品外包装价格突然大幅度地飙升,且仍在继续涨价,在诸多医用包装材料中,纸质药包材,明胶空心胶囊、药用丁基胶塞和药用玻璃管等包材价格均呈上涨态势。

  医用包装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让国内无论是医用包装生产企业还是制药企业均明显感到成本压力巨大。面对成本压力,各个企业都在通过内外部多种手段积极化解,但不少企业却依然处于尴尬境地。从目前情况看,医用包装材料行业洗牌将不可避免。

  银联信分析:

  一、包装材料价格上涨带动药品成本上涨

  市场数据表明,动物价格上涨导致药用明胶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每吨价格同比上涨1万元。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上涨较快,导致合规、合格企业的机制药用空心胶囊产销处于亏损状态,估计至少将提价10%.高分子材料的上涨情况尤其突出。以乳化胶塞原料为例,市场上最早的价格为2万元/吨,目前已经涨到近5万元/吨,预计还将继续上涨到6万元/吨。与此同时,由于纯碱、天然气等原辅料价格的提高,也使得药用玻璃的价格一路上涨,平均涨幅达到20%。

  原材料价格的大涨首先影响到药用包装企业的生产成本。据悉,输液包装材料的整体采购成本比从去年提升了10%。同样,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受到牵连。药品包装材料成本上升降会被转嫁到药品生产企业身上。

  二、信贷风险提示

  1、价格上涨考验企业创新能力

  由于新药市场价格普遍较高,因此这轮包材价格上涨对高科技新药研发企业的影响不大,冲击较大的将主要是国家定价的普药生产企业以及廉价药生产企业。比如包材成本占据总成本比例较大的大输液产品,包材成本上涨对其利润影响较为明显。而对于创新药物或进口药物,由于产品定价较高,相较于低价格、数量多的普通药品而言,则具有较高的抗原料涨价能力。

  普药企业面临过大压力根源还在于创新能力不足、普药产品产能过剩上,这同时也暴露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单纯依靠价格竞争谋求生存的弊端。创新能力弱的企业的抗压能力较弱,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2、药品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对于制药企业来讲,药品价格还受到国家的管制。国家规定两年调整一次价格,如遇成本上涨,企业可向价格主管部门申请提价。不过,就目前国家下调药品价格的大趋势下,企业单独申请难度很大。医用包材涨价趋势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对于制药企业长期利润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