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纳米产业亟待破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8:41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李汉桥报道

  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由于其独特性质,纳米技术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直接延伸到了原子和分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称之为21世纪工业革命的技术主导,是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也是当今世界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

  正因如此,包括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韩国在内的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纳米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与此同时,由纳米技术而衍生的纳米产业化进程也发展迅速。据预测,到2014年,纳米技术产业将达到2.6万亿美元,占整个制造业产值的15%。

  但在中国,有关纳米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却并不明晰。

  “纳米技术又有多少被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了?”这是目前行业内人士普遍对国内纳米技术产业化的质疑。

  如果不能产业化,那么通过纳米技术带动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也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层面的,政策层面的,更有资本层面的。”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何丹农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上就曾表示,造成我国纳米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有:投入的科研经费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市场服务意识、科研缺乏布局和规划、纳米科技成果只注重论文导致成熟度低、信息沟通缺乏导致产学研系统各自独立、科技与生产脱节、缺乏纳米专业人才、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以及缺乏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而在资本层面,更是“雷声大雨点小”。

  科技部2001年发布的中国第一份纳米产业调研报告显示,当时涉及纳米技术和产业的单上市公司就达50多家,而挂“纳米”字样的企业更是多达300余家。但时隔7年,又有多少企业是真正进行了投资?一份最新研究分析报告表明,不超过10家。更多的企业只是把“纳米”作为一幌子,真正目的只是想凭借高科技项目之名,来提升企业知名度,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为政绩工程,通过行政手段简单地“拉郎配”。

  何丹农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制定合适的纳米政策。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纳米技术成果产权保护制度,优先资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的产业化。其次,要参照国际标准,制定我国纳米技术行业的产品标准,建立权威性的国家纳米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使纳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加强科普宣传,使大众对纳米科技有正确的科学认识,避免过分炒作和误导。

  “当然,纳米技术最好能与新兴行业、支撑行业及国家重大工程挂钩。”何丹农认为,这样一来可以吸引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而且能吸引企业的投资和参与,从而提升新兴行业的技术含量,增加其竞争优势。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