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环保问题公司喊冤(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9: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最终环保总局还是网开一面“同意紫金矿业通过环境保护核查”。这一天为2007年9月12日。

  “绿色” 效应还将延伸

  因过去直接高调曝光污染企业的惩戒方式收效甚微,近来环保总局联手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通过资本市场和经济杠杆的作用,达到对污染的控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这一手段显然高明许多。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对3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环保核查。仅前10个月,就否决了187个可能影响环境的投资项目,潜在投资额约为910亿美元,力度前所未有。从事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13类重污染行业公司的环保表现将作为获得贷款或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条件。

  一旦企业有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发生过重大污染事件、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及核查中弄虚作假等行为,国家环保总局不予通过或暂缓通过上市核查。国家环保总局估计,已阻止企业通过股市集资数百亿元。

  由于紫金矿业迟迟没有进行IPO,因此有消息称是环保问题导致紫金矿业A股IPO至少将押后两个月,回归A股的时间也将至少延迟一年。 

  28日,当记者致电紫金矿业集团宣传部长黄连池时,他表示明确反对这种说法,并称:“都是没有的事。只是因为紫金矿业回归采用0.1元一股,内地技术上还不是很好操作。这个问题一旦解决,我们马上就会行动。”

  而对于严格监管后如何处理环保与融资的平衡问题,黄表示:“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有环保部门专门处理。”

  据潘岳介绍:目前环保审核制度已经基本成型,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已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加大公司上市后的环境监管。这表明,绿色环保的延伸效应还会不断扩大。

  “公司这几年的自我环保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目前我们的项目全部达标,也一直注重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开发新的治理方式,”上述威远生化董秘办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威远生化已好几年没有进行融资,但是未来将募集资金更多投入环保领域,也是趋势。既然有政策的要求,企业自然会尽到社会责任。”

  海通证券分析师杨红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环保总局的行为必定会对相关行业产生影响,对上市公司添加环保高要求很有必要。”同时,他也提出了另一种思考方式:欲上市企业和或欲再融资企业通过环保审核是必须的,但是对非再融资企业包括非上市公司也应该“一视同仁”。在具有污染性企业中,对于技术上可以通过治理达标的项目肯定要有达标任务,而对于目前国内外技术上都缺乏良好治理手段的项目,环保总局应该在最初就考虑要不要上马的问题。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