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庆速度这样练就(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11:42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向科技要竞争力 低渗、低压、低产,大目标、大动作、大场面,在低产油藏上建设高产油田。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王道富说:我们的目标是“别人开发不了的油田我们能够开发,别人开发赢利不了的油田我们能够赢利。”自信和奇迹的背后,是长庆人的科技灵性在熠熠闪光,安塞油田、靖安油田、西峰油田正是长庆人科技灵性的最好见证。 超低渗透是长庆发展路上的一道关口。要让储层和油井“活”起来,唯有给地层注入能量和地层改造。在安塞油田开发过程中,长庆人应用特低渗透储层渗流机理理论,以沉积微相描述,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以及开发流动单元为基础,提出分类型、分层位、分流动单元的“三分法”注采调控模式。长庆人创造性地把油藏描述、精细注水、注采调整、重复压裂等四项技术有机整合,解决了井网对储层的控制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和大胆试验,安塞油田逐步形成了八大配套技术,三大技术系列,重复压裂和超前注水技术已成为安塞油田开发、稳产的核心技术。这一技术在安塞油田的成功实施,为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开辟了一个新的技术发展道路,使安塞油田采收率由开发初期的18%提高到目前的25%,增加可采储量2000万吨,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开发“三低”油田的路子,成为我国高效开发特低渗透油田的典范,被中国石油树为“安塞模式”。 而2004年被中国石油评为“高效开发油田”的靖安油田,是长庆油田在陕北地区发现并投入滚动开发的一个探明储量近3亿吨的特低渗透油田,也是目前全国陆上最大的整装特低渗透油田。其特点是面积大、储量大、丰度低,物性差,开发难度极大。 为此,长庆人展开“四项技术攻关、二项科技试验”,即油藏综合评价、注水开发,油层改造,地面工程等技术攻关和注气,开发压裂、水平井等矿场试验,使靖安油田开发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高起点、高技术的基础上。经过科技联合攻关和产能建设实施,在低渗透油田开发降低投入提高产出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了以“三高两新”和“三优两先”为内容和特色的“靖安模式”,成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典范。 在安塞油田和靖安油田成功开发的基础上,西峰油田的建设则走的是高起点、高科技的路子。西峰油田创造性地实施超前注水、稳流配水、在线计量和三相分离等18项主体技术,使油田以往的计量站、配水间成为历史,油田百万吨产能所建站库由以前的25座减少到现在的5座,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与同等规模的老油田相比,用工总量减少2/3以上。 西峰油田是在新形势、新体制、新机制的环境下建成的。长庆油田坚持走低成本之路,不盲目追求“高、精、尖”,不墨守成规,一切注重实效,摸索出从简、从省、从快、使用新技术的“三从一新”原则,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地面建设模式,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积累了经验。西峰油田开发模式,也因此被确立为中国石油现代化管理的一面旗帜。 大油田之后还有大气田。作为国内外典型的“四低”气田,苏里格气田沉睡5年之后终于在2006年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使苏里格这块“半生不熟的肉”变成了有营养的“牛排””,这是中国天然气开发史上一个历史性创举。在苏里格气田开发过程中,长庆油田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因时因事制宜,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技术集成化、材料国产化、设备撬装化、服务市场化”的“四化”开发方式。在应用三维多波等先进地震技术进行井位优选均未收到满意效果的情况下,2006年长庆油田打破常规,采用传统的二维地震方法开展井位优选,将Ⅰ+Ⅱ类井比例由52%提高到80%以上。针对地下“磨刀石”,采用PDC钻头配套钻井技术,实现了钻井大提速。打破天然气开发常规低压集输,应用高压喷射钻井,使单井建井成本降低1/3。而另一项革命性技术—井下截流技术的成功开发带来了苏里格地面建设成本的大幅下降,这是苏里格得以成功开发的关键。2007年11月16日,随着长庆采气三厂第6台压缩机的投运,苏里格气田日产天然气突破1000万立方米大关,实现了从规模开发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从4个毫达西到0.5个毫达西再到0.3个毫达西,长庆人一次次向低、超低渗透极限挑战,不断冲破“三低”束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长庆人逐步完善形成地震地质结合精细刻画砂体、浅油层压裂工艺技术和超前注水等一整套国际一流的配套技术,在世界上率先实现0.5毫达西油藏的效益开发,为油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从此,鄂尔多斯盆地结束了“井井有油、口口不流”的历史,代之以油气“满盆开花”的崭新景象。 长庆人的眼界远不至此。油气增长实现翻番后,王道富又提出这样的规划:长庆油田力争用3~5年时间成为我国低渗透油田研发中心,同时依靠创新科研工作机制,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吸引顶尖人才为油田发展服务,实现“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发展、向科技要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