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铁矿石基准价上涨65% 中国谈判仍继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2:03 京华时报
2008财年全球铁矿石谈判提前走到终点———基准价比上年上涨65%。按照国际惯例,包括我国谈判代表宝钢在内的全球其他谈判方都将接受这一基准价格。 尽管65%的涨幅远超出人们之前30%的预料,但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一消息披露后的昨天,我国钢铁股竟然和矿业股一样几乎全线飘红。 对此,专家解释:水涨船高,钢厂已提前调整钢价以释放成本压力,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基础价格,这一涨价必然将向下游的房屋、空调、彩电等传导。 基准价一锤定音 铁矿石巨头巴西淡水河谷与谈判对手第一个冲到全球铁矿石谈判的终点: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基准价在2007年基础上,上涨65%———全球铁矿石基准价一锤定音。 2008财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与2007财年基本一致,仍然是“三对三”的格局,即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三大铁矿生产商,与宝钢、新日铁和欧洲钢铁企业谈判。 昨天,亚洲三大钢厂韩国浦项制铁、日本新日铁、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宣布,已与巴西淡水河谷就国际铁矿石基准价达成一致,从4月1日开始的2008财年中,铁矿石粉矿价从上一年的47.81美元/吨涨至78.90美元/吨,涨幅65%。 这是最近三年来,铁矿石价格涨幅最大的一次,2006年和2007年的涨幅分别是19%和9.5%。其中,9.5%的涨幅是中国钢铁企业谈判代表宝钢率先拿下的。 事实上,去年11月开始的2008财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在第二轮谈判阶段,巴西淡水河谷曾与宝钢商讨70%的涨价可能性,但中国30%左右的预期与对方提出的70%的差距太大,以至谈判陷入分歧,淡水河谷转而寻求新的谈判突破口。 “日本率先谈定铁矿石价格,颇有点儿出乎国内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昨天,业内专家徐向春告诉记者,谈判历来突破在薄弱环节。在“三对三”的铁矿石谈判中,中国钢厂作为最大用户,盈利能力弱于日欧钢厂,因此价格底线肯定低于日欧钢厂。 中国谈判仍继续 与此同时,中国谈判代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的谈判仍在我国三亚继续。 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将接受铁矿石粉矿上涨65%的这一价格,但鉴于铁矿石中的块矿和球团矿价格尚未确定,宝钢将就上述问题继续谈判。 此举不禁使人想起三年前,即2005年日本新日铁对巴西淡水河谷达成了71.5%的价格涨幅,这一较高涨幅招来全球钢厂的埋怨。 日本钢企为何能接受较高的涨幅?业内专家徐向春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企在三大矿山公司中多有参股,而中国钢厂虽也频繁参股、购买海外矿产,但除了稍早中国铝业联手美国铝业购得力拓12%股权外,其他多为澳大利亚的新生矿业公司。也就是说,日本钢铁企业,一方面作为需求方承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作为股东分享价格上涨的利润。 昨天,三矿业巨头之一必和必拓碰巧发布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半年度财报。 财报显示,在铁矿石、锰业务部门创纪录的半年业绩支撑下,该公司中期分红每股45美分,与上一财年的中期分红29美分相比,增长了45%。 中国则将多花45亿美元以上购买铁矿石。2007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后,三大巨头出口我国的铁矿石因铁含量不同价格在44-60美元/吨区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4亿吨左右,其中40%-50%来自三大巨头,按照涨幅65%计算,多花费费用在45亿-78亿美元之间。 钢股矿股双飘红 “这一结果尽管较高,但并非不可承受”,对这一结果,昨天,国信证券分析师郑东告诉记者一个成语:“水涨船高”,该人士解释,国内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将完全有能力将成本上涨的压力转嫁到下游。 记者了解到,宝钢、沙钢、日钢等已纷纷上调钢铁价格。截至2008年2月15日,国内钢材平均价已经上涨到5300元/吨左右,比2007年全年均价4702元/吨上涨600元/吨左右,平均涨幅13.41%。 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凯分析,钢铁企业已预测到这一结果从而提前释放压力。钢铁600元/吨的涨幅,比铁矿石价格涨幅来得大,不过,这里面包含了煤炭等其他成本上涨因素。事实上,2007年,日本新日铁、中国宝钢等企业利润纷纷达到历史最高点。 或许,这正是昨天钢铁股几乎集体上涨的原因。昨天,18只钢铁股15只飘红,只有唐钢、法尔胜、鞍钢微跌,跌幅都在0.5%以下。此外,广东明珠、西藏矿业、鲁银投资、金岭矿业4只矿业股集体涨停。 此外,由于海外权益矿的增加,中国钢厂受到的影响也在减少。昨天,鞍钢集团刘敬元介绍,“目前,鞍钢铁矿石自给率80%以上。”而首钢集团吴建新介绍:“大部分铁矿石来自国内自有矿厂和海外控股的秘鲁矿厂。” 不过,在大钢厂消化成本上涨压力同时,河北、山东等一些中小钢厂因无法承受铁矿石、煤炭等的上涨已在春节期间暂停生产。 作为基础材料,铁矿石价格在传导到钢铁价格后,必然向下游的房屋、空调、彩电等产品传导。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牛犁经济师告诉记者,鉴于我国大多产品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铁矿石价格上涨对下游消费终端产品影响有限。 本报记者 张艳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