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达能调整会计方式在华业务增速缓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 09:21 经济观察报

  贺文

  与娃哈哈长达8个月的纠纷,迫使达能不得不调整2007年年报的会计方式。

  2月14日,总部位于巴黎的食品饮料公司达能集团(Danone)发布2007年年报称,鉴于和合作伙伴娃哈哈目前的状况,达能集团董事会决定,与娃哈哈集团的合资项目在2007年下半年的业绩不纳入达能2007年的销售收入。

  调整会计方式

  达能公布的年报显示,2007财年达能销售额为127亿欧元,同比增加9.7%;而净利润高达41亿欧元,同比增长309%。这一数字远高于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分析师所平均预期的12.7亿欧元。年报中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剥离和收购所导致的业务重组,包括将饼干业务作价31亿欧元出售给美国卡夫食品集团所获得的收益,以及收购欧洲最大婴儿食品生产商荷兰纽密科,预期其盈利增速将达原饼干业务的4倍。

  在这份数据漂亮的年报中,达能调整了会计方式,避免了“达娃之争”对其2007年全球业绩的过多拖累的影响。达能在年报中称,鉴于达能与娃哈哈合作目前面临的状况,达能集团董事会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将达能与娃哈哈的合资业务以“权益法”进行计算。达能称,这样做“符合改善双方关系的意愿,同时也为目前面临的情况提供了数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达能中国方面公关事务代表2月15日向本报解释,以“权益法”进行计算即虽然娃哈哈的销售额、营运利润不再并入达能报表,但在净收入中会体现与娃哈哈合资业务的表现。

  在华业务前景堪忧

  尽管调整会计方法避免了达娃之争对达能全球业务的过多拖累,但是,达能在华投资的种种不利局面,对达能全球业务的影响仍在年报中有所显现。

  在达能的主要业务板块——水业务方面,2007年财年达能水业务的销售额增长4%,增速缓慢。达能解释主要原因之一是,与娃哈哈业务的股东间发生的纠纷对水业务的全年表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达能中国方面公关事务代表向本报透露,达能与娃哈哈合资公司2007年的销售同比下降了20%。此前已有媒体报道显示,2007年上半年达能与娃哈哈合资公司的产品销售额下降了6%;2007年第三季度达能在华饮料销量增长率为-11.7%,。

  而对达能的另一主业板块——鲜乳制品,尽管2007年年报介绍达能鲜乳制品的全球销售额“创纪录”同比增长12.2%,但却未提及这一业务在中国及亚洲地区的业绩表现。

  对此,达能中国方面解释,因为与光明、蒙牛的合资计划先后告终,导致2007年达能乳制品在中国市场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收获。

  2007年年初达能与光明乳业达成协议,当年4月,达能提前把旗下高端酸奶品牌“碧悠”的使用权从光明乳业收回,交付给新的合作伙伴蒙牛;同年10月,达能与光明乳业宣告分手,将其持有的20%股权转让给光明乳业大股东,先后支付给光明乳业4.1亿元人民币赔偿金。但是,达能与蒙牛的合作并未如愿继续。去年12月,其与蒙牛建立酸奶生产销售合资企业的计划也宣布终止,双方在此前一年的合作中仅完成了一些框架性工作,大规模的产销并未完全启动。与蒙牛的分手完全打乱了达能在华的酸奶业务规划,目前除了“碧悠”品牌由蒙牛代工外,其他品类全部退出市场。

  今年春节前,市场有传言,达能已经与专营餐饮奶的妙士乳业签订协议,收购其位于北京、上海的两个工厂,借此独立启动在华的酸奶业务,但达能中国方面并未对此事予以证实。

  妙士乳业市场部负责人王女士告诉记者,妙士与达能在数年前有过接触,但是当时双方并未达成合作。“即便现在达能提出与妙士乳业合作,妙士也会考虑达能目前在华的发展状况,因为包括娃哈哈、乐百氏、光明、蒙牛等合作,都没有善始善终。”

  受中国市场一系列合资项目的不利近况影响,2007年达能在亚洲地区的增长率为4.7%,低于在欧洲(7.4%)和世界其他地区(17.4%)的增长速度。

  在发布年报同时,达能集团还发布了一则高层辞职公告。公告称,负责达能财务、战略和信息系统的全球执行副总裁AntoineGiscardd'Estaing向达能董事局递交了辞职请求,原因是个人“为了寻找更多的职业机会”。

  本报2月15日从达能中国方面的公关事务代表处证实了该消息,对方表示:这是达能集团正常的人事变动,与达能在华的投资事宜无关。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