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药控股与湖北新龙公司婚姻貌合神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 14:50 京华时报

  记者: 杨珺

  作为中国医药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的国药控股,3年半前曾经高调地与民营医药商业大佬之一———新龙集团在湖北合资成立了国药控股湖北新龙有限公司(下称“国控新龙”)。然而,现今双方的“婚姻”正慢慢变得“貌合神离”,投入6000万元的大股东国药控股几乎失去对国控新龙的控制权。不仅如此,合资双方还各自为政,彼此在合资公司业务主阵地相继成立子公司,“亲家”已然变脸成“对手”。

  对于这桩“姻缘”的主导者———原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郑鸿,如今其职位已被原“哈药教父”刘存周给取代,但这桩“未了姻缘”却颇为让人难以理解。

  “婚姻”面临裂变

  日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商业企业高层称,由于国药控股在国控新龙上的收益并不明显,合作也未能全面深入,双方的婚姻正面临“裂变”的局面。

  该人士所指的“国控新龙”,于2004年8月16日湖北武汉挂牌。其中,国药控股注入6000万元占有60%的股份,新龙集团旗下的湖北新龙药业注入4000万元占40%。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合作双方都很“兴奋”。新龙集团公司董事长杨四知甚至表示:“我们整个集团都可能参与重组。”

  然而,上述人士称,由于国控新龙利润不明显,国药控股已萌生退意。一方面,国药控股派驻人员受到新龙集团内部人员的排挤,没有履行到大股东的职权。如国药控股派驻的一王姓高层到国药新龙,最终被迫从国控新龙离开。另一方面,三年半中,在年底上游厂家给国控新龙的返利问题上以及国控新龙与新龙系其他子公司的关联交易上,国控新龙都吃了不少“哑巴亏”。

  不过,1月11日,北京新龙集团办公室的余小姐并未对上述说法予以证实。她表示,合资成立的国控新龙的利润如何、合作要不要继续,目前真的不太好说,她表示,新龙集团目前旗下各企业的运营是相互独立的,以快批业务为主。

  1月11日,记者致电国药控股办公室主任陆海峰,询问国药控股与新龙的合作是否会继续、合资公司利润如何,他的态度十分模糊,只表示,“现在说这个还没到时候,暂时不太好回答。”

  各自另立“山头”

  对于这桩“姻缘”,合作双方都表现得讳莫如深,不愿意涉及更多细节。但有一个事实是,国药控股此前已经在国控新龙业务主阵地成立了分公司,双方合作后并没有把彼此资源进行整合。相反,新龙集团还另立了“山头”,彼此已变脸成竞争对手。

  据媒体此前披露,国药控股与新龙当年的合作,主要是为了让国药快速进入“快批”领域。当时国药的愿望是,以新龙的商业模式为范本,将其流程固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当时杨四知曾表示:“接下来的3年内,国控新龙计划在全国10-20个省会城市成立分公司,并达到100个亿的销售规模。”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国控新龙的子公司并没有在全国遍地开花,国药控股和新龙集团各自的分公司却如雨后春笋,国控新龙并没有整合国药控股和新龙集团双方资源。

  1月11日,记者在新龙集团网站上看到,国控新龙只在荆州成立了子公司,其余大部分为新龙集团全资子公司。在国控新龙业务主阵地,国药控股和新龙集团均有业务范围与国控新龙差不多的其它子公司。

  在国控新龙业务主要地———湖北市场,双方还演变成商业竞争对手。1月11日,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新龙集团在武汉的全资子公司武汉新立医药,在与该公司一位孙先生的沟通中了解到,国控新龙在武汉俨然是新立医药的对手。孙先生表示,新立医药虽然2006年才成立,但主要方向也是快批,与兄弟公司国控新龙的业务有所重合,存在竞争关系。

  按说,国药控股与新龙集团合作,肯定不希望在业务主阵地形成竞争关系,但事实却相反。1月10日,国药控股办公室主任陆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有很复杂的历史原因,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不和仍再合作

  国药集团与新龙集团的合作早已存在问题,双方应尽早终止合作。但令人不解的是,国药集团还在此之后继续与新龙集团方面进行了合作。

  国药集团最终控股的一致药业2006年年报显示,2006年3月28日,一致药业宣布受让国控新龙持有的广东新龙有限公司49%股权,以其原始出资额980万元人民币为参考确定受让价格。受让当时,广东新龙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截至2005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6337.82万元,负债总额4635.57万元,2005年度净利润为亏损297.74万元。

  令人不解的是,国药集团并没有因为国控新龙的业绩不如意影响双方继续合作。一致药业年报披露,双方签署交易协议时,虽然广东新龙有限公司的股东权益已缩水近300万元,但一致药业仍“大度”地按原始出资额进行交易,而并未参考缩水的价值进行交易。

  对此,中国医药集团新闻发言人朱京津在1月11日接受采访时未正面回应上述问题。巧合的是,当年主导国药与新龙合作事宜的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郑鸿在这两桩交易完成不久后便退居二线。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将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职务交给了年龄比郑鸿略大的哈药集团原董事长刘存周,而郑鸿被免去职务却恰恰是因为年龄。

  本报记者 杨珺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