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强攻中石化腹地 山东市场上演三国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 04:09 经济观察报
种昂 中海油正着手全面进入地方炼油厂(以下简称地方炼厂)最为密集的山东市场。由于握有油源优势,中海油希望借此控股数家地方炼厂,使其在北方的炼化能力迅速提高。同时,这对于长久以来受困于原油短缺、开工不足的地方炼厂来说,不缔为一条新的出路。 在石油的版图上,山东原本一直是中石化的势力范围。随着中海油、中石油的长驱直入,山东将从中石化与地方炼厂对峙演变成一场以三大石油巨头为主的多头博弈。 油源换股权 “现在收购山东地方炼厂是一个理想的时机。”中海油新闻发言人刘俊山道出个中原因。 经过多年的产能激增,山东地方炼厂炼油能力可达4000万吨,是中石化的两倍。但由于原油指标的稀缺,使得山东众多地方炼厂开工率不足三成。在持续数月的国内油荒中,山东地方炼厂普遍承受着开工不足甚至停工的巨大压力。 刘俊山表示,中海油握有油源方面的优势,此时与山东地方炼厂谈判阻力最小。 1月2日,中海油总公司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中海油将在东营港临港产业区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的中海油工业园,投建100万吨原油和成品油仓储基地、炼化一体化基地、、精细化工基地等项目,并在石油天然气管网、城市燃气、成品油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根据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新建石化项目获准的难度较大,选择并购能帮助中海油在山东迅速增加炼油能力。 东营市河口区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王猛向记者透露,收购的方式是以 “油源换股权”,中海油至少拥有51%的绝对控股权。此次中海油初步打算先在山东收编部分地方炼厂,形成500万吨的原油加工产能。 虽然中海油方面表示,公司正在与山东多个地方炼厂接触,但刘俊山却认为,最终收购目标企业尚需经过多种考察。他指出,为使中海油能在山东保持竞争力,目标企业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基于降低收购风险的考虑,目标企业的债权债务和对外担保情况应相对清晰,双方股权转让价格能够达成一致。由于山东地方炼厂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很多企业国有股、集体股等多种成分并存,这无形中也给收购平添了难度。 不过,东营的利华益集团似乎已经与中海油进入了蜜月期。2007年12月,中海油副总经理吴振芳就曾到访过利华益集团。目前,利华益集团已具备了年原油加工550万吨的生产规模,是目前国内原油加工能力最大的地方石化企业,也是东营市当地唯一一家拥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中海油投建炼化基地和搭建成品油销售网络的两大愿望均可在并购利华益集团上一并实现。 当时,吴振芳曾意味深长地表示,通过考察,他对利华益集团石化产业快速的发展、一流的工艺技术、先进的生产装备、良好的发展前景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密切产业合作拥有了更大的信心与期望。 利华益集团一位员工表示,油荒中原油对地方炼厂的诱惑力每时每秒都在增加。如果通过与中海油的合作能够获得稳定的油源,多年制约企业的瓶颈也将得以化解。 多头博弈 此前,中化集团也曾来山东收编了诸多地方炼厂,如济南石化集团、济南长城炼油厂、昌邑石化等,但由于中化集团没有油源,使得这些炼油厂每次油荒来临仍然挣扎在停产的边缘。 “中海油凭借油源优势进入山东,很大程度是因为近在咫尺的渤海油田的开发。”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认为,渤海中的蓬莱19-3油田仅次于大庆,其地质储量高达约6亿吨原油,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海上油田。随着渤海油田陆续出油,中海油试图把海上原油优势向山东腹地转移,并深入到成品油分销环节。 山东工商联石油分会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专家认为,从渤海油田的巨大开采量、从中海油投建储油到炼化再到分销的全面扩张态势来看,区区一个500万吨的炼化产能远不能满足中海油的长期需求。中海油未来极有可能在站稳脚跟后新建或继续吃进山东地方炼厂。 山东原本是中石化的领地,山东地方炼厂的原油指标也由中石化代管。多年来双方多有磨擦、一直是竞大于合。但近一个月以来,中石化割据山东的状况一再被改写。 2007年12月5日,中石油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石油与山东省将在重大项目、油气销售网络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与中海油收购现有产能不同的是,中石油选择了在威海镆铘岛新建一个具有1000万吨炼油能力的炼油厂。显然,就布局山东的速度而言,新建需要漫长的审批和建设工期,中海油应先于中石油。 事实上,中海油与中石油对山东的争夺已经展开。 2002年7月,中海油同山东滨化集团组建了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并出任第一大股东。新公司成立后,中海油投巨资新建一次加工能力达350万吨的炼化装置。自此,中海油拥有了第一个炼油化工基地。 2007年,当山东滨化集团再次扩张产能时却被中石油抢了先机。滨化集团的一位李先生告诉记者,集团与中石油合作在滨州市阳信县新建了一座250万吨的炼油厂,由滨化集团控股,中石油提供油源。 “随着中海油和中石油进入山东,山东地方炼厂通过合作者来化解油源瓶颈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路径。”刘爱英指出。这也意味着山东的炼油能力将越来越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巨头集中。 “我们是在夹缝中生存。”刘俊山指出,目前中石油与中石化几乎瓜分了绝大多数的成品油分销牌照。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成品油批发企业已达2512家,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或控股的1654家企业,占到了65.8%。中海油要想在成品油分销领域三分天下,实非易事。 不过所幸,中海油尚有油源优势。相比而言,一无油源、二无分销牌照的地方炼厂未来所生存的夹缝将更为狭小。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