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苦命北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14:17 经济观察报

  张耀东

  北京奔驰的 “不平凡”,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

  作为国内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前身北京吉普),北京奔驰每一步走的都很艰难。在北京吉普时代,自90年代中期辉煌过去后的日子,均是在亏损与调整中挣扎。

  这并不是企业某个领导者的问题。23年的历程中,北京吉普以及后来的北京奔驰,经历了太多政策、中外股东、市场等层面的变故。时间小火的慢慢烘烤下,北京吉普最终积重难返。

  北京吉普最早是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合作,生产JEEP车。后来,美国汽车被克莱斯勒吞并;再以后,克莱斯勒又与戴姆勒-奔驰联姻。

  在戴-克合作的蜜月期,北京吉普也曾一度看到过希望。因为在当时强大的戴-克集团里,还有一个适合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三菱。

  但在引入三菱品牌后,也让当时的北京吉普成了国内机构最复杂、生产品牌最多的企业。以至于北京吉普不得不发明出 “联合品牌”的概念,将JEEP、克莱斯勒、三菱的车型都放在一个展厅里。那一年北京吉普的年产量才不过2万辆,仅相当于上海通用2周的产量。每个品牌都谈不上有规模效应。

  即便如此,北京吉普也没能扛太久。三菱品牌很快就离戴克集团而去,面对难以收拾的“烂尾”三菱项目,北京吉普也只能慨叹时运不济。

  北京吉普就这样错过了中国汽车快速发展的淘金岁月。幸好,这时德国人给北汽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将奔驰品牌引入中国。

  摇身变为北京奔驰之后,企业又开始推倒重来,搬家、建新厂、重新规划奔驰和克莱斯勒两大品牌、苦苦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批文。这又让北京奔驰错过了3年。

  一切准备就绪了,变化无常的市场又给北奔浇了一盆冷水:奔驰车销售惨淡,克莱斯勒不温不火。

  更严重的是,这时戴、克又分家了。北京奔驰作为“婚内财产”,不可避免地被德国人和美国人放在了分家清单中。几番变化之后,北京奔驰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

  而这会是北京奔驰戏剧命运的终止吗?好像不然。

  眼下,克莱斯勒百废待兴,还谈不上有明确的中国战略。随着墨菲真正赢得董事会信任,开始大展拳脚之后,谁又能保证北京奔驰就一定会在克莱斯勒战略中继续占有重要位置呢?况且,对于300C、铂锐之类国产克莱斯勒轿车,北奔自己也不是很看好。

  同样,奔驰虽在中国布局已定,但鲜有海外合作成功经验的奔驰,能与习惯于生产中低档车的北汽谋得共同的价值观吗?更多时候,人的因素要比发动机技术之类更为重要。

  如今,克莱斯勒、奔驰和北汽又决定暂不分家了。这就相当于,非要让吃炸酱面的人和吃牛排火鸡的人天天聚在一起吃饭,而且还要吃出味道、吃出感情。难度可想而知。

  北奔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