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玩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 21:56  CCTV经济半小时
中国玩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图片01:2007年8月2日,美国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以质量安全为由在全球大规模召回中国产玩具,打那之后一个月内,美泰又连续两次召回它们的玩具,总量高达2100万件,美泰事件发生之后,召回风波影


中国玩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图片02:以往红红火火的玩具厂,现在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废弃物,再也找不到一点过去的痕迹。


中国玩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图片03:目前已有一些玩具生产企业创立自己品牌,逐步摆脱贴牌生产困境,但绝大多数企业还在观望,他们除了担心丢掉国外厂商的大定单、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成本太高、设计人才缺失之外,还担心在经历


  香港玩具展7日揭幕,在这个亚洲最大的玩具展上,最热门的话题不是各种新奇的玩具,而是玩具的质量安全,甚至专门有场研讨会,玩具安全怎么会受到这么大关注?

  事情还要从2007年8月2日说起,那天美国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以质量安全为由,在全球大规模召回中国产玩具,打那之后一个月内,美泰又连续两次召回它们的玩具,总量高达2100万件,虽然,事件的结局是美泰公司致信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最终承认美方在玩具设计上存在失误,与中方生产企业无关,但这场风波已经让国内玩具生产企业付出了惨重代价。美泰事件发生之后,问题玩具的制造商——广东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被宣布暂停产品出口,几天后,副董事长张树鸿自杀,然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召回风波的影响从佛山迅速波及到了东莞等地。

  东莞,世界玩具制造之城,全球有75%的玩具在中国生产,广东占中国玩具产值的70% ,而东莞又占广东60%的产量,眼下已经临近春节,正是玩具销售的四大旺季之一,东莞的众多玩具厂本应开足马力、热火朝天的进行生产,然而记者在这里了解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仅上个礼拜,东莞至少有5家比较大的(玩具)企业频频关门倒闭。

  就在两个月前,还有一家名叫乐趣的玩具公司由于受到美泰召回风波的影响,已因资金周转不灵而破产,此时能看到的只是紧闭的大门。

  据东莞市原乐趣玩具公司总经理邓锦坤介绍,这是一家有着二十多年发展史,拥有六十多款玩具产品,畅销丹麦、美国、俄罗斯等国市场的玩具厂,那时候在东莞整个市场排第三,每年的产值大概有六七百万,然而现在,公司倒闭,厂房也已转卖给他人,以往红红火火的玩具厂,现在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废弃物,再也找不到一点过去的痕迹。

  和乐趣玩具公司有着同样遭遇的,在东莞还有很多,相当数量的玩具企业面临旺季倒闭的窘境,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然而目前的事实是,广东大多数玩具企业正在经历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

  美泰事件发生后,可以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东莞乃至整个广东的玩具制造业,都遭遇到一场危机,美泰事件的冲击当然不能小看了,但我们也有个疑问,像乐趣公司这种做了二十多年的玩具厂,多少应该有些根基,怎么在这场风波中,却如此弱不经风,说倒就倒?在揭开美泰事件真相的同时,我们也要看看国内玩具生产企业身上有没有病根?

  美泰曾接连三次召回中国生产的玩具,第一次是因为玩具表漆含铅量超标,第二次是玩具中含有可能被儿童误吞的磁铁或可能含有铅涂料,第三次同样是因为玩具涂料含铅成分过高。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召回玩具中的85%是由于美方设计失误造成的。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作为中国的生产企业应该承担责任,作为美国的进口商、设计商,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玩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美方设计上的缺陷,而大部分的后果却要由中方企业来承担,这令很多中国玩具企业感到不公平,但他们还是迅速做出了回应,把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放在了第一位。

  事后,东莞市玩具协会还频繁召集会员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和政府检验检疫局、政府相关部门多沟通,把最新的消息传递给玩具企业,邀请检验检疫局的专家、有关人员去讲课。

  美泰事件似乎已经远去,中国的玩具制造业也似乎度过了一场危机,但透过这起事件可以看出,中国玩具行业内还隐藏着重重危机。记者在东莞了解到,在已经倒闭的玩具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以OEM也就是代加工为主,企业半数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外的订单。

  而在东莞的三千多家玩具企业中,从事代加工的企业占到了95%以上,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设计和研发团队,进行生产前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一个名叫“打版房”的地方完成。

  这些打版师们的工作内容,只不过是根据国外厂商提供的产品模型或图片,做出玩具样品,在得到认可后,再把样品转换成自己工厂能够进行生产的图纸而已,她们工作所需的全部工具,就是一支笔、一把尺子、一把剪刀和几张纸做的模板。

  在接到订单之后,工厂就开始进行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但由于生产什么、使用何种原材料以及生产多少产品都是由国外厂商说了算,所以代加工的企业没有任何主动权,除此之外,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一般都要代加工企业来承担,如签合同时5毛钱,现在油价升高把成本升到7毛,做就亏本了,但不能不做,所以有的企业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做。

  不仅如此,由于是代加工,中方企业只负责加工生产,而品牌和销售渠道牢牢的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所以绝大部分利润都流向了国外,生产企业的利润非常微薄,如果管理的好,有5个点到10个点之间的利润率,如果管理的不好,可能做完一单就是一个义务劳动。

  从东莞调查的情况看,美泰事件能成了一个火药桶,也与国内这些玩具生产企业的生存状态有很大关系,它们大量依赖国外订单、缺乏自主品牌,不仅市场完全被国外厂商把持,而且主要利润也要拱手相让,既然代工的模式会带来这么多弊端,那这些玩具企业为什么不愿去打出自己的品牌?

  对于玩具制造企业而言,相对于代加工,如果走发展自主品牌的路子,在经营合理的前提下,企业将会获得比前者高得多的利润。东莞市哈一代玩具厂董事长肖森林告诉记者,如果是自主品牌做的好的话,利润率大概至少是30%到40%。

  那为什么这么多的玩具企业还不愿放弃代工,转而创立自己的品牌?肖森林道出了这些企业的顾虑,由于自主品牌必须要有研发、销售,这些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做OEM很轻松,一个眼前的利益,短时间内利润可以及时获得,如果长远的话,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知识产权,艰苦的路子,从零开始,人力物力,OEM都不需要。

  代加工的利润虽然微薄,但一旦接到一个大单,企业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衣食无忧,所以他们不愿改变现状,然而随着各项生产成本不断升高,这些企业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此外,对于很多企业担心国内玩具行业缺乏优秀的设计人才,肖森林明确表示了反对,在东莞这数十年来沉淀了大批的毛绒玩具的管理和研发人员,有很多研发人员都是从毛绒玩具生产的第一线升级而来的,这种人才并不匮乏,而取决于你到底想不想得到这样的人才。

  事实上,在半年前,肖森林的企业就已经成功的从代加工转向了自主品牌,在公司的陈列室里,摆满了哈一代自己品牌的产品,大概有一千多个品种,不仅可以出口,还供全国一千多家加盟商、专卖店销售。

  在转向自主品牌之后,哈一代的成本利润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厂房比以前小,工人也比以前少,但创造的利润却大幅增长,目前一千件订单抵得上过去三万件。自己的企业成功转型之后,肖森林仍然对东莞玩具行业的现状非常担忧。肖森林认为,现在他们是一个观念问题,可能是固步自封,觉得能在OEM的大前提下,能跟对方争取到多少单价,获得多少利润,就已经是心安理得了,但这是一个短期行为。

  在东莞,像哈一代这样创立自己品牌、逐步摆脱贴牌生产困境的企业还有不少,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的智乐堡玩具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从2001年刚创办时开始,总经理王就确定了自己设计研发、自己生产、自己销售的思路。东莞市智乐堡儿童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光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虽然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过程,但多一点自己的研发,多出一点好的产品,少一点依靠OEM,这是今后每一个企业向着这个目标去迈进的一个方法。

  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智乐堡公司不仅拥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确保每件产品符合国内以及欧盟和美国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全部产品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还拥有自己独立的设计研发团队,将自主品牌的产品源源不断的推向市场。

  由于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智乐堡走在了东莞玩具行业的前列,不仅如此,对于很多玩具企业担心的订单问题,他们也一点都不紧张。

  虽然,我们看到已经有一些玩具生产企业开始行动,从贴牌生产的困局中逐渐走了出来,但绝大多数企业还在观望,他们除了担心丢掉国外厂商的大定单、担心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成本太高、担心设计人才缺失之外,还担心在经历美泰事件之后,国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玩具是否会心存戒备,那么,国际市场现在怎么看待中国玩具?我们也到香港玩具展上听听各国玩具采购商的意见。

  1月7日,香港国际玩具博览会开幕,数千家国内外玩具厂商参加了此次博览会,这个展览的规模是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玩具展。本次玩具展的展品包括:电动玩具、填充玩具、益智玩具和户外运动玩具等,很多国内的参展商纷纷展出了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的玩具产品,受到各国买家的欢迎。

  美国采购商:“(这些产品)很有趣,很有特点,我们到这儿来寻找这个市场上新的卖家和中国卖家的新点子。”

  俄罗斯采购商:“我们比如说对中国的产品非常感兴趣,因为现在中国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产品特别多,对我们儿童超市,我们特别感兴趣的。”

  半小时观察:我们凭什么“玩”转地球

  2007年可以说是中国玩具的寒冬,倒霉的当然是中国玩具商。

  他们大喊冤枉,大叫倒霉。他们也确实冤枉,也确实倒霉。但是他们付出的惨烈代价却再也没办法挽回了,倒闭的工厂、失业的工人……一句话,市场不同情弱者。

  中国玩具寒冬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一种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整个世界都无法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因为缺乏自主品牌和创新意识而变得“人微言轻”,甚至成为一些外国政客和机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妖魔化的最好标靶。

  来料加工、贴牌、人力成本低廉、没有自主品牌,这些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中国制造”要真正地影响整个世界就要变成“中国创造”,就要在品牌、工艺、质量、创新各个方面打上自己独特的烙印,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会变成一个真正受到世界尊敬的名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脸上才会更有光彩。

  主编:周人杰

  记者:井天增

  摄像:刘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